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上昆将全面展示三十年精彩
2009-05-20
  今年是上海昆剧团成立30周年,为了展示这个全国著名昆剧团30年深厚的艺术魅力,该团在2008年将推出形式多样的全年演出和活动计划,其中包括五次进京演出,在5月18日推出为期10天的“上昆30年”团庆盛典及开幕演出季;此外,还将继续上昆老艺术家传承专场演出与“传统·中国”民俗节庆系列演出两大品牌演出;岁末还将打响汤显祖“临川四梦”的主题策划演出。如此密集性、风格化的昆曲演出与展示,是近年来传统戏剧的一次盛事。

  “5月18日”对昆曲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1956年,昆曲《十五贯》进京演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民日报》在当年5月18日发表社论,称赞《十五贯》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复兴昆曲的序幕。巧合的是,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遴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来自中国的传统戏剧昆曲以全票入选。从此,沉寂已久的昆曲又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并逐渐呈现繁荣景象。昆曲不能忘记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昆也特地将今年最重头的团庆盛典和开幕系列演出活动定在今年的5月18日,并且推出了为期10天的开幕演出季。

  昆曲在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年前。“海上昆曲五百春——上海昆曲展”开幕暨俞振飞大师铜像揭幕仪式将于5月18日上午在外滩举行,展览将以“名团、名家、名剧、名品”为特色,回顾昆曲在上海发展的历史,展示上昆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当天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将受邀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于丹·游园惊梦——互动主题讲演会”,解读昆曲艺术的时尚情怀。作为团庆演出季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9日至28日,全国昆剧院团折子戏精品祝贺演出、上昆武戏群英会、上昆新编经典名剧《血手记》还将在沪上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昆一直致力于昆曲的保护与挖掘,并于2007年相继推出了“老艺术家传承专场”和“传统·中国”民俗节庆演出系列两大品牌演出,王芝泉、岳美缇、刘异龙3位上昆国宝级表演艺术家带领弟子们先后登场。今年9月起,蔡正仁、梁谷音、计镇华3位表演艺术家又将给观众带来精彩演出。“艺之高者,发乎于情。我与昆曲之情,或许就是,种向前生,逢在今世,而待于来生。”岳美缇的心声也许道出了几代上昆人对昆曲的真切情意。

  随着传统文化抢救保护的深入,古老的遗产又一次站在时尚的前沿,在诞生600年后,昆曲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自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风行全国以来,《牡丹亭》已经为大众所熟知,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作为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仅仅是其中之一。汤显祖有4部传奇代表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因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室号玉茗堂,这4部传奇又都有做梦的情节,所以后人将他这几部代表作统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在全国的昆剧舞台上,“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是版本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目,而其他“三梦”却很少演绎。此次作为团庆演出的压轴大戏,除了演绎四代同堂版的《牡丹亭》和今年白玉兰大奖得主计镇华的封箱之作《邯郸梦》之外,上昆还将推出全新编排的《南柯记》和《紫钗记》,分别由张军、黎安等新生代中坚力量担纲领衔。上昆也将成为全国范围内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完整上演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昆剧团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