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唤回传统文化的记忆
2009-05-20
  首次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清明节,京城祭扫、踏青人数创出新高。同时,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唤回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节日期间,全市开展了公祭、展览讲座、文体活动等百余项群众文化活动。咏诗、插柳、拔河、蹴球,一些曾经被遗忘的民俗文化活动回归;听讲座,看展览,忆家训,一些新兴纪念形式涌现。在慎终追远、亲近自然的氛围中,京城市民感受了文化清明的内涵。

  知识普及恢复民族集体记忆

  上周末,朝阳区图书馆内,一个清明传统节日主题展览吸引了不少读者。“国家给清明节放假时,我的孩子就以为只是多了一天假期,用来扫墓而已。”一位和孩子同看展览的家长说,看了这些展览内容才知道,清明节的民俗活动和文化内涵如此丰富。

  清明节前夕,市文化局和京城媒体纷纷邀请专家探讨清明文化内涵。节日期间,崇文、宣武、朝阳、丰台等10多个区县开展了中华传统节日民俗讲座。“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民族节日知识,才能恢复民族的集体记忆。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不是抽象的,不是空的。它是我们对民族祖先的认识、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认同等共同构成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会委员会主任李汉秋说。

  仪式教育加深敬祖报本思想

  清明节期间,八宝山革命公墓、袁崇焕祠、高君宇和石评梅墓等处共举行了16项公祭活动。各界群众在庄严的仪式中,祭拜民族祖先、革命先烈、历代先贤,参加仪式的,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

tujian.org



  宣武区育才小学400名学生在先农坛举行了祭拜先农炎帝的仪式。鸣钟九声、鸣磬九声后,学生们向祭坛献上五谷,面向神厨方向三鞠躬并念诵祭文。很多学生感受最深的,就是祭拜仪式的庄严肃穆。

  担任此次祭拜活动指导的李汉秋认为,在节日期间恢复一些必要的仪式很重要。“传统节日最初就是一种民族的典礼和仪式。仪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它看起来很简单,却让参加仪式的人在内心升起一种感情,一种敬祖报本的思想。如此年复一年,在人们心中形成对民族祖先的认识。”

  文明祭祀掀起感恩新风

  清明节是重情感恩、慎终追远的文化平台。一些新兴纪念形式让繁忙的都市人得到心灵的慰藉,获得市民称赞。

  东城区和平里街道七区在社区内设立公祭堂,让居民不必拥挤到公墓,就可以在肃穆的场所表达对亲人的哀思。

  东四街道在社区和网上同时开展了家训堂活动,搜集居民对自家家训的记忆,彼此交流,以传承父辈美德作为最好的感恩方式。

  此外,网上祭奠也格外流行,众多身在异乡,无法亲自到先人墓前除一次草、添一抔土、献一束花的人,有了遥寄思念的渠道。

  “在继承和发展节日习俗的过程中,应该有破有立。不提倡人们扫墓时烧纸远远不够,还需要告诉人们该怎样做更有意义,怎样做才是健康的节日习俗。”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