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曲艺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每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以相声等曲艺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收视期望。
但曲艺的发展状况却不乐观。现在的相声不可乐了;评书、评话广播电台天天有播出,可引人入胜的少了;弹词、鼓书笔走偏锋,难见长篇精品;粤曲和二人转虽然红火,但高水平的节目不多;许多曲艺表演团体因生存困难纷纷合并或被解散;专业人才后继乏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固然与一些曲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不高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随着商业社会的形成与电视媒体的崛起,艺术创演的“快餐化”与“消费化”日趋加重,宣示崇高理想、塑造高尚人格、弘扬伟大精神、展示美好心灵的审美创造,日益被娱乐时尚的追逐和声光感官的刺激所代替。曲艺界的一些人也随波逐流,以纯“娱乐”的心理与姿态从事创演,惟市场和媒体的即时需求马首是瞻;不关心现实,不追求崇高,不宣示理想;“今天写,明天演,后天丢”,“说书单纯讲故事,唱曲非要加伴舞,朗诵只把技巧弄,谐谑嬉闹卖粗俗”。种种现状,令人担忧。
殊不知,艺术是思想与情感的载体。离开对有益思想的传达,离开打动人心的内容,再娴熟的技巧也没有意义。而一些小品化(戏剧化)和歌舞化的所谓曲艺“革新”,由于丢弃了曲艺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叙述的表演特质,结果当然是南辕北辙,越是“革新”就越是离曲艺的本色更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现行的学科目录中,曲艺和杂技艺术一样,均被遗忘在艺术学属下二级学科的名籍之外。导致在当今以学历和文凭为衡量人才基本条件的现代社会,曲艺等传统艺术的深度文化传承,被遗憾地隔离在现行高等教育的体制之外。及时修补并完善这些制度层面的缺憾,对于曲艺人才的孵化和曲艺文化的传承,无疑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包括曲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可以相信,随着这项工作的科学有序和深入开展,历史形成的此类遗憾,定会得到有效地消除。曲艺的独特艺术价值,一定会得到更为有力地激活与彰显。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构建文化发展和谐生态的战略高度,认识并推进这项工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