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解读《二○○八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09-05-20
  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在京推出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以有力的数字告诉世人,我国文化产业出现令人鼓舞的强劲发展势头。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谢锐、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所所长陈共德等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走向进行了系统分析。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我国经济连续数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GDP达246619亿元,增长率为11.4%。在这一持续增长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7.1%,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速6.8个百分点。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均比上年有所提高。目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2.45%,比往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4.0%。

  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使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591.1元,比往年增长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305.13元,比往年增长了10元。目前,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量约为5700亿元,比上年增加800亿元,增长18%。2007年至2008年,国家连续出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5%和10.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将分别达到8.5%和8.0%左右。而人均收入的增长,继续推动消费需求增长保持在12%以上。2007年文化消费需求总量达到6300亿至6600亿元;2008年将突破7000亿元。尤其是今年1月1日开始实行“法定带薪休假”制度,将促进我国度假消费模式转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接轨促进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

  2007年4月,新华传媒在继2006年通过华联超市借壳上市后,实现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中润广告有限公司定向增发,突破了传媒上市的一些传统壁垒,实现了“准整体上市”。10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宣布,中国政府将完全放开符合产业发展条件并经过批准的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在国内外上市,并不再要求他们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拆分,而是鼓励整体上市,以“体现产业的整体性,减少关联交易”。2007年12月,辽宁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新闻出版企业。

  广播电视和通信产业大融合出现新型生产内容和传播模式

  2006年至2007年,广电和通信行业的动向是:业务主线不断接近,技术进步酝酿突破。从数字上看,通信产业在整体上平稳快速增长,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次增加1亿用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68亿户和5.46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8亿。2007年新增非语音业务收入占全部新增收入的63%,而新型视听业务将带动业务结构的升级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仍是网络。2007年互联网报告显示,从2006年至2007年,网民数量增加31%,增速大大加快。另一最新的发展动向是,出现了近4500万用手机上网的网络群体,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2.26倍。从产业发展新趋势看,2007年异常火爆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将成为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产业融合现象。该剧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的“网络化”模式。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底,“士兵突击帖吧”已发的帖子超过了250万篇,活跃的“粉丝”数以十万计。这种网上的传播与各地电视台的循环热播,相关音像制品和书籍的热卖,还有无数网民参与剧本、情节乃至人物的再创造,昭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业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化产业繁荣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和市场经济内生的过程

  专家们强调,文化产业作为工业化后期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的产物,在中国还处在“破茧而出”的阶段,从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各方面都准备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地认清形势,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专家们分析说,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会对文化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这应该值得我们关注。文化产业是新兴服务业,由于文化消费缺少刚性,一般排在教育和卫生消费之后,所以特别容易受到经济变化的影响。当人们的消费受到收入落差抑制的时候,最先从账单上消失的往往是文化消费;当服务业发展受到挤压的时候,最先被挤出去的也往往是文化产业。

  专家们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已经铺开,文化市场建设滞后问题开始凸显。不少文化机构尽管已经“转制”为企业,但还依赖政府出面组织提供各种专业资源,这些企业因此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和充分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更不能根据发展的要求自主地实行兼并和重组,潜在的文化生产力不能有效释放。

  专家们指出,在整体上市的大门打开之后,要特别注意防止市场集中度过高,形成垄断妨碍竞争。他们说,未来5年至10年,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改制、兼并、重组的时期,我们要认真研究市场与企业的平衡发展规律,防止过度集中造成垄断、抑制竞争机制对文化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要以多种手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政策。一方面,要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以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机构的转企改制,生产和提供更多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大多数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弥补部分群众基本文化消费需要的不足。同时,要降低市场准入,鼓励兴办中小型文化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以形成大中小并举的文化产业格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