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人大代表聚焦文化
2009-05-20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关注文化建设问题的,绝不仅仅是文艺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审议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许多代表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对于文化建设,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是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别开来。公益性文化事业应由政府负责、财政负担,但花钱要‘养事’不‘养人’;发展文化产业则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安徽代表团的任海深代表说。王亚非代表建议,要从市场准入、融资等方面来完善文化产业配套政策,成立文化产业银行,发行文化彩票,解决文化企业资本不足的问题。

  甘肃代表团的马少敏代表说,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限制明显,满足不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发展受到限制,影响文化传承。她建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解决西部地区文艺院团人员工资难以保证、人才流失严重、演职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扶持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给予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减免土地出让金等优惠政策。

  四川代表团的林红代表是九寨沟县漳扎镇龙康村的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分组审议时,她用一幅小学生画的《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的画,展示了九寨沟县发生的变化。林红建议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投入,以及对这些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开发的支持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稀有剧种的保护、传承,应该享有和大剧种同等的待遇。”福建代表团的曾静萍代表说。她建议建立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作坊和民俗风情表演于一体的闽南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出台支持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项目带动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培育,同时吸引台湾地区的文化经营者共同建设示范基地。

  湖北代表团的刘丹丽代表指出,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弘扬主旋律,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我国经济腾飞、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应该更加重视国产影视文化产品的输出,向世界推广中华优秀文化。”江苏代表团的胡玫代表说,“国家应施行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政策,鼓励制作外向型影视作品。对于弘扬我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作品,以及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现代题材作品,应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天津代表团的方明代表说,我国广播影视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推出了一批好作品。今后,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三贴近”原则,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澳门代表团的陆波代表建议,城市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应尽快实现全面免费,资金问题可以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来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要得到改善,就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依靠新技术、新设备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台湾代表团的陈蔚文代表说,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各级文化部门为老百姓提供多样的文化产品,让他们进行选择。陈耀中代表说,闽南文化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突出的优势。近年来,厦门、漳州、泉州等城市以闽南文化为纽带,积极开展对台文化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应进一步挖掘闽南文化资源,发挥闽南文化优势,增强台胞的文化认同感。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