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
2009-05-20
  最近,一本名为《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书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河南电视台以此为蓝本拍摄的电视政论片出现了热播热议现象。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该书的主讲——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代表。

  记者:近几年河南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优势,发展成就令人刮目相看。河南采取了哪些措施?

  徐光春: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关键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正确认识、合理开发、深入挖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创新。

  在体制创新方面,促使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脱胎换骨”,就是脱事业性质之胎、脱政府包养之胎,换弱不禁风之骨、换没有生长力之骨,同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大胆吸引民营资本进军文化产业,着力打造有实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在艺术创新方面,我们一手抓内容创新,把传统文化资源“富矿”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利用现代文化资源加大现实题材文化产品的生产;一手抓形式创新,既生产“阳春白雪”,也生产“下里巴人”,还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催生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的文化业态。

  在运行机制创新方面,我们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坚持“调头转向”,变面向政府、面向奖台为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建立产业化运行机制,使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有机衔接;建立品牌化运行机制,着力打造黄河文化、黄帝文化、中原文化,以品牌扩大影响、吸引资本、开拓市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近年来,不是试点省市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被誉为国内的一匹黑马,请问你们取得了哪些成绩?

  徐光春:首先是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突破。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文化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建成了一批标志性文化建筑。其次是培育市场主体实现了新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三是打造文化精品实现了新突破。以《梨园春》、《武林风》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品牌,以《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代表的演艺品牌,以古都文化、武术文化、寻根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等叫响国内外,提升了河南文化品位。此外,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二届中博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增强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记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河南将采取哪些举措提升文化软实力?

  徐光春:虽然近年来河南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挖掘、开发文化资源、探索运行机制的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很低,文化的影响力还不够强。今年初我们提出实现河南发展新跨越,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河南文化发展新跨越。党的十七大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着重抓好的九项工作之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着力在“强”字上做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强基础,就是进一步加快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是强肌体,就是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支持国有大型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集团,形成我省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

  三是强品位,就是深入推进文化精品工程,培育一批名企、名牌、名人,建立品牌化的文化运行机制,打造更多具有河南特色、反映时代风貌、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化品牌。

  四是强活力,就是不断完善文化发展运行机制,形成各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文化活力和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