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
2009-05-20 |
|
“全面提速四川文化建设”,是四川省最近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也许正因为如此,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四川也想要“提速”。这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就提出了一个建议,“优先申报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
“温总理的报告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使得我们对全面提速四川文化建设更具信心。”郑晓幸说,“四川是一个有着8700多万人口的西部内陆大省,文化资源丰厚。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四川有这个条件,人民群众有这个期待和需求。而在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基础差、底子薄、投入不足,文化设施陈旧落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够完善,一直是困扰四川文化建设的难题,在农村基层、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问题尤为突出。郑晓幸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全面提速四川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围绕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文化惠民的基本取向,按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兼顾,占领阵地、占领市场两促进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我们将立足省情,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重点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上,认真履行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责任。”郑晓幸说,“具体地讲,就是要紧紧抓住‘三个龙头’,努力构建‘三个体系’。一是坚持以重大文化服务工程为龙头,努力构建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二是坚持以精品文化工程为龙头,努力构建全面繁荣的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抓住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大契机,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强,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精品。三是坚持以‘文化下乡’工程为龙头,努力构建全面活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活动,积极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郑晓幸说,四川将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四川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现代科技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巴蜀风格、体现现代特色的文化产品;组建一批产业集团,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此外,还要积极推动四川文化、巴蜀文化“走出去”,使之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温总理的报告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郑晓幸认为,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对文化认识的高度决定文化建设发展的程度,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切实把文化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其次,要改变文化立法滞后的局面,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执法监管等方面的立法进程。第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大投入、大建设,特别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更需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