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变革时代,为什么没有大师级人物? |
2009-05-20 |
|
2006年11月20日,国务院第四会议室。面对6位并肩而坐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今天向大家求教。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空前大变革的时代,需要大师来描绘。可是我们却出不了大师级的人物,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中国人的智商不低,创新能力不弱。然而,这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却要总理来亲自过问,这不得不让许多国人深思,特别是搞人文社科研究工作的专家和学者们对此问题更应该深思和研究。
那么,出不了大师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科学技术的评价机构多、权威性少
近年来,各种文化科学技术的评奖、评优五花八门,评奖机构林立,商业化运作、钱权交易。地方利益、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在相互博弈,评价规则向少数特殊人物倾斜。评出来的成果、奖项让大众不满,让参加者不服,缺少公信,缺少权威。这不仅导致腐败丛生,而且扼杀了一些参与人的创新热情。诺贝尔奖可以在世界上受到敬仰,不是因为奖金高,主要是公平有序,有权威性,反观我们的评奖则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天天都是狂欢节,样样都是大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文化科学技术的评价体系有重大缺陷
长期以来,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文化艺术作品,评价体系都是套用西方国家现有的标准体系,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修修补补。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新动向没有理论创新,没有理论指导。
我们的行文格式多套用西方模式,大学或个系统单位都有自己的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论文。这就产生一个后果,要么你是系统内的人,要么你是有权势的人,否则论文很难得以发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不愿意搞研究写论文,急功近利,学术腐败。而那些想做研究而又没有关系的人,要么受到科研经费的限制,要么受到制度的约束,无法施展拳脚。
三、思想认识存在重大误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
“五四”新文化运动点燃了我们的热情,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进步。我们在批评糟粕文化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优秀文化一起割断。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以后,我们才发现自己丢掉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并从外面捡到了许多垃圾文化。特别是近些年,崇洋媚外达到了极致。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文化艺术,一切以西方的评价体系为构筑标准。我们失落了不该失落的人文精神,我们在抛弃了自己的八股文之后,又把洋八股套在了自己的头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冷静下来的我们,发觉自己的路越走越不对劲,占主流地位的话语中心所要达到的效果越来越差,民众的满意度越来越低。泱泱大国,文化在出口上少得可怜。因此,弘扬国学的声音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可是从看到的事实出发,又让人高兴不起来。因为,人们认可的国学好像就是四书五经,孔子学院建到国外去,国学的巨轮就可以启动了。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还是操作上的失误,抑或是我们本身就失去了创新的能力?
国学是一个大概念,内容涵盖古今。我们要振兴国学,首先得弘扬和创新国学,而不是简单地继承和复古。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历史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了,如果没有创新只有复古式的学习和研究,民众是很难接受的。没有民众的接受,只有少数文化精英的自我欣赏,是无法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
四、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历史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巨变给了人们研究的大舞台,可是文化精英们在欣喜之余却面临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自身的知识结构缺陷:纵向的太多,横向的太少;理论的太多,实践的太少;已有的太陈旧,需要掌握的学不到,这是我们国家知识精英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精细的专业教育和细化分工所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重点是现实和未来,需要解决的是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精而深的专业知识结构在研究重大问题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师级人物,他们的知识结构既广且深。而我们目前的一些专家和学者,除了翻译和贩卖国外的理论外,似乎拿不出像样的东西。赵喜云在《知识资本家》一书里说“在更多情况下,知识创新比获得知识要难得多。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造就了一批口中背着伟人语录,身上却散发着无赖气的人。将最崇高的理念与最卑鄙的灵魂加在一起时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五、用人机制存在重大弊端
人是社会的中心,社会是由不同的人员组成的。如今,行业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部门、各个组织系统都要不同的专业人员来管理和服务。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预测、控制工作没有做到位。人事机构改革没有战略规划,只有形式的合理,而没有实质的优化,人员年龄的规定不符合客观实际。
研究、试验、观察总要有一个过程,总要有一定的积累,可受到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少数人利益的扰乱,导致成果就是一切。古人说,十年磨一剑,很多辉煌成果的取得是一个人毕生努力的心血,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
有的科研机构或者大学为了装点门面,采取引进有成果的人才的办法,以解一时之需。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人才的发展需要土壤,成果的产生需要心血,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将直接影响整个学术体系向前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体制内与体制外相互排斥与隔绝
体制内是指现有的科研机构、大学、协会、学会等机构,体制外是指民间的研究小团体。经济成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使得体制外的人员越来越多,散落在民间。民间的偏重实际研究,经验丰富,理论欠佳,而学校、科研机构的则理论多,实践少。从研究成果的目标出发,应该是体制内、外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可是,我们的现实却是相互排斥和隔绝。
其实,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自己人,只有相互团结、相互补充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
七、中小学教育是病态教育
高考的独木桥成就了一些人的梦想,也毁掉了一些人的创新能力。为了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学校、家长、教育主管部门都在给孩子们施压。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没有时间顾及亲情、友情;没有时间思考书本之外的东西,好奇的童心、梦想的青春都随着考试而消逝。在重压下,我们的孩子缺少了主动性、自觉性、自控性、自学性,没有了这些宝贵的东西,何来日后的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社会大环境需要大师的出现,但是各种条条框框又让人才无法走向辉煌。本应出大师的时代,却没有大师的出现;大时代的画卷,却没有大手笔的画师,这是多么的可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