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2007年体育运
图片1 图为罗格与陈至立共举火炬。 4月26
·年鉴目录——十七大·政党
·年鉴目录——法院·检察·国防外交
·年鉴目录——人口·民族·宗教·劳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文艺作品中的“中国”
2009-05-20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艺报》社联合主办的“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讨会日前举办。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解放军二炮政治部副主任张西南、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等30余位文艺界人士聚首探讨我国文艺作品在塑造中国形象中积累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铁凝指出,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相比,中国文化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而这次研讨会的总结分析,是为了鼓励广大作家、艺术家积极表现中国形象,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起到舆论营造和引导的作用。

  铁凝说:“尽管有很多外国人留下了对中国形象不同的传神的描写,但我认为,文艺作品中能够成为经典的中国形象,最终还是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创造。就像有评论家所说,如果全球化一定要催促或教导作家想一些什么,我想那也应该是更深入地追寻民族文化与审美精神之根,实现不同文化差异间的对话,塑造出真正有魅力的中国形象。”

  研讨中,一些专家对目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了批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资华筠认为,尽管国家形象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是动态、创新的,但也有贯穿其中的永恒精神。“比方说,眼下我们舞蹈创作的题材、体裁都越来越多元,但也有一些繁荣中的忧思,像‘艺术激素''代替艺术激情、华丽包装掩盖本体萎缩等现象日益严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陈醉提出,目前,中国形象很大程度上被局限性的礼俗文化所取代。在欧洲,希腊餐馆装饰得像雕刻博物馆,非洲餐馆里布置了部落图腾,而中国餐馆的形象则是代表礼俗文化的“福禄寿”。在塑造中国形象时确实要考虑文化的“俗化”,主要表现为通俗化,使其更贴近大众,但要警惕伴随而来的可能是礼俗化,甚至是低俗化。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