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2007年体育运
图片1 图为罗格与陈至立共举火炬。 4月26
·年鉴目录——十七大·政党
·年鉴目录——法院·检察·国防外交
·年鉴目录——人口·民族·宗教·劳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007年内地文艺界在港交流:流光溢彩新篇章
2009-05-20
  12月底,连续3场名为《南麟北马关外唐》的演出,将京剧老生三大流派艺术精华呈现于香港观众面前。这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压轴戏,为今年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2007年适逢香港回归十周年,以此为主题,内地与香港的文化交流以国宝级文物和国家级演出团体赴港为特征,谱写出流光溢彩的篇章。

  “国之重宝”汇香江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暨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由中央政府特批的《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6月至8月在香港艺术馆举行。

  展出的32帧历代书画珍品包括晋代王珣《伯远帖卷》、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唐代颜真卿《湖州帖卷》、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卷》、五代董源《潇湘图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卷》、北宋赵佶(宋徽宗)《祥龙石图卷》、北宋苏轼《治平帖卷》、北宋米芾《苕溪诗卷》、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页》、元代钱选《幽居图卷》、元代鲜于枢《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元代倪瓒《竹枝图卷》以及明代仇英《临清明上河图卷》等。其中年代最早的晋代王珣《伯远帖卷》距今已有1600年,而《清明上河图卷》是首次离开内地展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展出期间,共有16万人次参观,空前盛况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城市话题”。

  芭蕾舞动战士情

  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特区政府特邀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来港演出。继6月28日、29日在港演出舞剧《海盗》后,国家芭蕾舞团7月1日晚演出了舞剧《红色娘子军》。

  作为中国芭蕾的经典之作,舞剧《红色娘子军》将从生活中提炼的舞蹈语汇与西方芭蕾语汇完美结合,舞蹈风格刚健利落、豪放洒脱、舒展大方,引发香港观众的共鸣。

  交响乐奏民族魂

  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国爱乐乐团7月2日晚在港专场演出中国交响乐作品,一展以交响乐表现民族精神的成果。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组曲(选段),展示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风情;殷承宗担任独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以激情澎湃的演奏展现中华民族的苦难、抗争及不可战胜的气概。

  组歌合唱史诗扬

  8月25日至26日,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172人与香港合唱团协会18个合唱团的330多名演员在港联合演出3场《长征组歌》大型合唱音乐会。

  《长征组歌》大型声乐套曲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成为中国合唱史的里程碑之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大流派“群英会”

  内地京剧名家与北京京剧院组成强大阵容,于12月底连续在港演出京剧经典戏目及折子戏。这场名为《南麟北马关外唐》的盛大演出,向香港观众展示了南方麟派(麒麟童周信芳)、北方马派(马连良)、东北地方的唐派(唐韵笙)等京剧老生三大流派风格。

  首场演出的是《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第二场演出为折子戏专场,包括《驱车战将》《月下追韩信》《三娘教子》《未央宫》;最后一场演出整本《四进士》。

  京剧名家风采不凡、各怀绝技,为香港戏迷带来年终的欢乐。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