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冶金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金融危机促产业整体提升 锌行业整体情况好转
2009-07-30
“目前,国家实施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国内需求增长势头良好,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我们一定能摆脱这次困境,实现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5月25日在出席国际锌协执行理事会议时语气坚定地说道。
锌行业情况好转企业开工率提高2008年9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本已为过剩产能所累的国内锌产业再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价格急速下跌,最低跌至8800元/t,大大低于锌产业链各企业的成本。部分企业停产、减产,企业生产经营恶化,盈利下降,亏损增加。随着政府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方案出台,3-4月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指标逐步回稳,包括锌在内的一些行业出现积极的变化。“3月份协会重点联系的铅锌企业统计数据显示,一部分企业当月已经扭转亏损实现盈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部主任赵翠青说,由于价格的回升,形势的好转,一些企业开始复产,3月、4月冶炼企业的单月产量接近去年最高月份的产量,估计目前国内锌冶炼企业的开工率达到78%。铅锌矿山情况稍差一些,恢复会滞后冶炼,矿山完全恢复到2008年的最高月份产量水平,还取决锌的价格。但她同时表示,尽管我国矿山规模较小,资源的开发比较分散,但从总量上仍是资源大国,如果有合适的价格,恢复产量的速度会很快。下游消费的回升是企业复产的有力支撑。
tujian.org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3月国产汽车销量达到108万辆,再创月度销量历史新高,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217.3万辆,同比增加18.9%。同时,3月家电销售环比大幅增加,4月大城市房地产投资企稳。赵翠青表示,下游消费的好转对未来几月锌的消费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但占到锌消费量18%的压铸合金用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压铸合金除用于汽车、摩托车和仪器仪表等应用外,大部分是用于五金制品如拉链、锁扣、玩具等。压铸合金生产和进口企业的下游多为华东、华南的外向型加工型企业多,这些企业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该行业要恢复到2007年的锌消费水平估计尚待时日。”赵翠青如是说。化危为机金融危机促产业整体提升“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给中国的锌工业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给中国锌工业提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契机,开启了中国的锌工业从单纯的产能扩张真正进入调整产业结构的新篇章。”赵翠青表示,自2005年、2006年行业相关文件相继明确规定限制10万t/年规模及以下锌冶炼项目建设以来,行业集中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10万t以上锌冶炼企业已从2004年的4家发展到2008年的13家,10万t以上锌冶炼企业占我国锌产量的比例从2004年的40%提高到2008年的55%;预计2011年10万t以上锌冶炼企业占全国产量的比例将超过60%。而集中度的提高将带动产业的整体提升。目前13家企业中有7家正围绕节能减排、提高有价金属的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方面下功夫,推进工艺改造、技术升级。这些企业改扩建完成后,中国将形成3~4个40万t以上生产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价金属回收和节能减排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此,尽管目前锌价还没有走出低谷,但康义对于我国锌行业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虽然目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仍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包括锌在内的有色金属产业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改变。”
     相关链接
    ·中钢协罗冰生:应彻底取消铁矿石现货贸易
    ·东北特钢大连基地台车项目全面启动
    ·中冶东方与燕钢签订连铸机总承包合同
    ·宝钢股份1季度净利下滑97.7%
    ·莱钢“双高”产品销售比重达44%
    ·本钢管线钢技术创新又添新成果
    ·攀成钢钒钛矿配比持续走高
    ·马钢迈入生产高端汽车面板时代
    ·湛江钢铁项目首批用地将交付宝钢
    ·马国强担任宝钢股份总经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