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回归公益重视基层 代表委员[WeiYuan]聚焦医改难题
中图社记者
长久以来,“看病贵”、“看病难”在中国社会被广为诟病,百姓对正在推进的医改始终高度关注。“两会”期间,对于这项关乎民生的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WeiYuan]纷纷表达看法和建议。
公立医疗[YiLiao]机构改革[GaiGe]是中国医改中难度最大、推进较难的一项改革[GaiGe]。孔北华代表指出,当前公立医院[YiYuan]改革[GaiGe]的主要任务是回归公益性,困难则在于政府财政。公立医院[YiYuan]90%的运营费用需要靠医疗[YiLiao]服务和药物差价来实现,要想尽快解决以药养医的局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
陈仲强委员[WeiYuan]说,公立医院[YiYuan]改革[GaiGe]现在已是第三年,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改革[GaiGe]试点,但目前改革[GaiGe]在全局范围内的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方面的思路尚不清晰。
李铀委员[WeiYuan]说,现在公立医疗[YiLiao]机构财政补助比较少,一个大医院[YiYuan]的财政拨款仅够其支付医院[YiYuan]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他建议,国家对大型医疗[YiLiao]机构应采取财政收支两条线,确保按职称、月工作绩效确定医疗[YiLiao]人员收入,而不是让其和具体医疗[YiLiao]活动挂钩,这样公益性才会逐步显现。
吴明江委员[WeiYuan]也表示,目前公立医院[YiYuan]既延续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又采取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故被称为“公家开店、自主经营”,该模式必会弱化其公益性,因此公立医疗[YiLiao]机构管理结构亟需“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代表说,作为世界性难题,医改在很多先进性国家都没有完全解决。中国这两年在医改实践上出现了好开端、好势头,具体表现是把医疗[YiLiao]卫生重点放到基层,同时制定了基本药物制度,还有覆盖很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YiLiao]政策,取得了实际效果。
“医疗[YiLiao]资源的过分集中,医疗[YiLiao]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基层优秀的医疗[YiLiao]人员太少”,孔北华认为这是造成“看病难”的原因之一。吴明江说,如果基层医院[YiYuan]得不到信任,百姓还是会往大医院[YiYuan]跑。他建议提升基层医疗[YiLiao]机构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加大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在职教育,使基层医疗[YiLiao]机构不断得到比较高素质的人员补充。
陈天桥委员[WeiYuan]建议,加大对二、三线城市医疗[YiLiao]资源投入,对其提供同大城市一样的医疗[YiLiao]资源。云南省副省长高峰委员[WeiYuan]建议,对偏远地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革[GaiGe]医保管理体制,完善基本药物目录,让基本药物制度这项政策更加便民惠民。
许树强委员[WeiYuan]表示,县级公立医院[YiYuan]占全国90%以上,从其着手改革[GaiGe]所需投入不大,可操作性较强。他建议将县级公立医院[YiYuan]作为公立医院[YiYuan]改革[GaiGe]的突破口。
孙南雄委员[WeiYuan]指出,好的医疗[YiLiao]保障不仅需要稳定经费来源,还要对其合理统筹。他说,现在有些地方的医保基金大量沉淀,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医院[YiYuan]需要建立良好体制,使医疗[YiLiao]费用合理下降,对此要用法律制度约束。此外,还应注意公费医疗[YiLiao]中过度消费问题。
卫生部部长陈竺委员[WeiYuan]说,“看病贵”,主要就是保障制度不完善;“看病难”,就是找好医生比较难。他表示,基本医疗[YiLiao]服务是公共产品,在这一领域里不能简单移植市场机制,还得尊重规律,回归公益性。中国卫生事业最为薄弱的就是基层和农村,县级医院[YiYuan]是今年医改的突破口。如果做到90%的大病能在县城里解决,就会缓解大医院[YiYuan]压力。把基层做强,是解决看病难的根本途径。
钟南山代表认为,中国医疗[YiLiao]卫生投入GDP占比应达到5%,方能实现医疗[YiLiao]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图社记者郭金超、尹力、张冬冬、唐贵江、柴燕菲、吕子豪、肖欣、欧阳开宇参与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