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疗卫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专家称每年照射10次CT对人体无害--中图社
2011-04-02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核辐射[FuShe]”变成了高频敏感词汇,每天的相关进展都格外引人关注。 内容来自dedecms

  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核辐射[FuShe]都来自何方?在哪些领域对人类作出了贡献?日常生活中的核应用,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月30日,记者就百姓关心的一系列话题,采访了省环保厅核与辐射[FuShe]协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红军。 copyright dedecms

  天然本底辐射[FuShe]没有危害 本文来自织梦

  辽宁日报:首先请您给我们讲一讲什么是核辐射[FuShe]吧。 dedecms.com

  王红军:人体每天都暴露在各种射线[SheXian]之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到处都存在着来自大自然的辐射[FuShe],辐射[FuShe]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影随形。总体来说,人们常接触到的辐射[FuShe]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核辐射[FuShe](又叫电离辐射[FuShe])和电磁辐射[FuShe]。

内容来自dedecms

  核辐射[FuShe]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然本底辐射[FuShe],如宇宙射线[SheXian]、地球本身存在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大气、岩石、地下裂隙水、土壤之中。这种辐射[FuShe]就是我们生活环境的本底值,一般对人类没有什么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省天然本底辐射[FuShe]所致我们的年有效剂量[JiLiang]约为0.92毫西弗。另一种则是因核的相关活动引起的辐射[FuShe],主要包括医疗照射[ZhaoShe]产生的射线[SheXian]诊断检查及放射治疗,工业、农业、科学研究等核技术应用,核武器试验爆炸和利用核动力生产等,这次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引起的核辐射[FuShe]就属于后者。

织梦好,好织梦

  相比核辐射[FuShe],电磁辐射[FuShe]更贴近生活,它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信号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各种微波电器、电子设备、高频炉、移动通讯设备等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FuShe]。人们熟知的微波炉、手机、高压输变电、电脑等产生的电磁辐射[FuShe]就属于这一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年照10次CT对人体无害 copyright dedecms

  辽宁日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辐射[FuShe]剂量[JiLiang]大约是多少呢?

本文来自织梦

  王红军:生活中的辐射[FuShe]无处不在。据相关资料报道,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受到0.01毫西弗的放射性照射[ZhaoShe];一次X光检查接受辐射[FuShe]0.1毫西弗等等。日常生活中这些辐射[FuShe],称为自然本底剂量[JiLiang]。根据国家《电离辐射[FuShe]防护与辐射[FuShe]安全基本标准》规定,“实践使公众所受到的平均年有效剂量[JiLiang]不应超过1毫西弗;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连续5年的平均年有效剂量[JiLiang]不超过1毫西弗,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JiLiang]可以提高到5毫西弗。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医学角度考虑,受照剂量[JiLiang]在100毫西弗以下对人体都没有影响。 100毫西弗相当于1年内累积照射[ZhaoShe]约10次CT。 copyright dedecms

  核辐射[FuShe]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不过却可以通过仪器来探测和度量,主要包括α、β、γ三种射线[SheXian]:前两种射线[SheXian]穿透力小,只要放射性物质不进入体内,就不会产生对人体的内照射[ZhaoShe],影响不大;第三种射线[SheXian]的穿透力较强,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对于该类射线[SheXian]的防护只要采取拉大与污染源的距离、缩短接触污染源的时间和通过各种屏蔽体的屏蔽,就可以降低辐射[FuShe]对我们的伤害。短时间微量的放射性照射[ZhaoShe]不会危及人类健康,但是照射[ZhaoShe]过量的核辐射[FuShe]对人体是有害的。应该承认,人体自身具有修复放射性损伤的功能,这种修复能力的大小与个体素质的差异有关,与初始损伤程度有关。

织梦好,好织梦

  自然本底剂量[JiLiang]大连最低 织梦好,好织梦

  辽宁日报:为什么我省不同城市的自然本底剂量[JiLiang]并不相同呢? copyright dedecms

  王红军:自然本底辐射[FuShe]来自于大气、土壤、岩石等环境中,其中地理位置相近地带宇宙射线[SheXian]基本一样,由于天然放射性系列在地球分布的克拉克值不等,所以省内各地γ剂量[JiLiang]率高低不等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岩石与地质构造所致,像丹东、本溪等辽东一带山区,大多为花岗岩、碱性岩,辐射[FuShe]剂量[JiLiang]率本底值偏高,而大连地区则偏低,沈阳地区处于中间值。

织梦好,好织梦

  辽宁日报:核辐射[FuShe]技术正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是这样吗?

本文来自织梦

  王红军:是的,核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尖端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科研、医学、环保和国防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就有3所核辐照中心,主要用于种子改良、食品灭菌保鲜、工业材料探伤等。用核射线[SheXian]照射[ZhaoShe]农作物的种子、植株,可促使它们产生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需要的可遗传优良变异,培育成新的优良品种。而食品经过核照射[ZhaoShe]之后,可以达到消毒保鲜作用,不需要再用防腐剂,多用于一些出口食品,如海鲜、方便面等。工业上的石油勘探测井、输油管道探伤、大型锅炉、汽车轮胎探伤等,都需要相应的核技术应用来完成。

织梦好,好织梦

  核辐射[FuShe]在医疗上应用多

织梦好,好织梦

  辽宁日报:核辐射[FuShe]在医疗上的应用也很多。 织梦好,好织梦

  王红军: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核辐射[FuShe]在医学界的应用更是造福人类。医院中的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科、介入科,都是在应用这一技术。像放射科的检查主要使用X射线[SheXian]设备,如CT、CR、DR、普通X光机等进行普通的医疗诊断;核医学科是医学的高级诊断技术,利用将一定剂量[JiLiang]的某种短寿命核素通过静脉注入或食入体内,诊断甲状腺、肝、脑、肺、脾、肾、心脏、胰腺等疾病;放疗科主要是利用密封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γ和X射线[SheXian]对深部肿瘤进行照射[ZhaoShe],以抑制和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介入科是在X影像下,开展微创的血管造影、肾脏造影和心脏支架等手术治疗。

内容来自dedecms

  辽宁日报:我省对这些核技术应用中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SheXian]装置的安全是如何管理的?

织梦好,好织梦

  王红军:我国对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SheXian]装置的单位,施行了辐射[FuShe]安全许可证制度。持有单位在完成辐射[FuShe]环境影响评价后,经管理部门严格审查,方可领取辐射[FuShe]安全许可证。持有单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SheXian]装置从始至终都有统一编号编码,我省核安全局每年都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内容来自dedecms

  核电能源安全清洁高效 内容来自dedecms

  辽宁日报: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核电技术?

织梦好,好织梦

  王红军: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的生成需要上亿万年,人类大规模的开采利用使它日趋枯竭;水力资源分布不均;地热、风力、波浪、潮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至今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而核电可以提供大量电力,正是可以满足人类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的新能源。

dedecms.com

  核电是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发展核电,不仅能够减少对能源的开采和应用;而且核能发电没有火电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酸雨、烟尘等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因运输煤炭等带来的交通运力紧张的矛盾。正常情况下,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对周围的影响最大年有效剂量[JiLiang]仅为0.048毫西弗,核电站的正常运行不会使环境本底剂量[JiLiang]增高,同时不会对公众产生附加剂量[JiLiang]。 本文来自织梦

     相关链接
    ·中国首个自闭症家庭援助中心成都挂牌--中图
    ·重庆10年仅600人捐献遗体 家属阻拦成最大困
    ·街头赠阅医疗杂志乱象丛生 内容低俗夸大疗
    ·“新心会”器官移植受助人自发祭拜捐献者(
    ·广东核医学从业者逾500名 多年常规防护未有
    ·5岁男童患孤独症见到小女孩就亲 嘴巴都亲肿
    ·长江学者开讲座促销保健品 被曝光后承认是
    ·三问题困扰孤独症患儿:治疗难 入学难 受歧
    ·云南发现三种剧毒菌 部分只吃10克可致人亡(
    ·上海确保世界游泳锦标赛食品安全--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