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家礼仪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论礼貌
2009-06-18
文明的标志——礼貌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之间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言行方式和规范的总称。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礼貌;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礼貌———一个人只要同别人交往,就不能不讲礼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正如《晏子春秋》所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礼貌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顺利发展所必需的“润滑剂”、“凝聚剂”、“调节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礼貌虽然是人际交往中外在的表现,但它与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平、文明程度密切相关。礼貌是文化和道德修养之表,文化和道德修养是礼貌之里。表里相依,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讲文化,讲道德,有助于讲礼貌;而讲礼貌,又有助于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说道德教育和礼貌教育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程度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礼貌水平如何,往往反映了这个人、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文明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礼貌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礼貌既有继承,又有变化。尽管每一个时代的礼貌,因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而呈现很大差别性和多样性,但同时又有其一致性,因而,礼貌才有可能继承、借鉴和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礼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究文明礼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tujian.org

  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极其重视礼教。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上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孔子教给弟子的“六经”中,礼占有重要的位置。当然,古人所说的“礼”,在很多时候是指当时的典章、制度、仪式等,但是也往往包括礼貌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儒家这样重视礼教,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们的礼治主张对于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形成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封建统治阶级由进步走向没落、走向反动,为维护其政治统治的封建礼教就完全走向反面,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成为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桎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治与礼治紧密结合,是我国古代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对于儒家学派关于礼的学说,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历史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服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奉茶之礼
    下一篇:重阳节敬老习俗
     相关链接
    ·云南各民族习俗简介
    ·新疆各民族习俗简介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习俗
    ·中国民族与习俗
    ·中国各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及习俗
    ·少数民族的习俗
    ·少数民族中秋节的习俗
    ·过年贴门神
    ·过年请财神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