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金融世界里的华尔街,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10月6日,一个看似普通的夜晚,很多刚刚度完国庆长假的中国人,正睁着疲惫的双眼,带着节日的倦意,打着呵欠挤着公车下班。有小孩的人讨论着毒奶粉事件,炒股票的人咬牙切齿地骂着汇源果汁的低价贱卖,大部分人都没有从节日忙碌的度假生活中收回心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从股市上传递的一种无力与绝望正蔓延开来,并以压倒一切的颓势传播。 tujian.org
面临金融危机风暴,信贷紧缩,通货膨胀以及燃料、食品、日用品样样涨价,美国人捉襟见肘;而在远方的中国,并非是世外桃源,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关心金融世界里的华尔街,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不只是国际、国家大事,更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么,这场金融海啸给我们带来什么反思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次金融海啸是右次贷引起的,而次贷危机的社会心理基础是“美国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真正为接受次贷的决定煽风点火的,是那个迅速发家的“美国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就是指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不是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出身和他人的援助而成功。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和为了成功而奋发向上的企业家的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梦”的中心是强调一种获取成功的机会。一个用提供这样的机会给他的公民,来鼓励人民奋发向上的社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能鼓励人民去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政府,是一个为民的政府。用实实在在的、可以实现的梦想,带动经济成长,这种动机并没有错。但政府在不加节制地状态下将一个理想无限制地放大,会制造人民非理性的追梦。一旦追梦变成了“非理性”的行为,这种对“美国梦”的追求,也就变成了一种全社会疯狂发财的“集体意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明明是欠了银行大把贷款,但是,不要紧,因为房子在升值,房屋的拥有者“拥有”那部分“升值的财富”。但是,我们都知道,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流通。没有流通,房屋的升值只是概念上的游戏,并没有什么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穷人不是不能拥有渴望财富的权利,而是必须将这种对平等财富的追求演变成脚踏实地的财富创造过程。法律制度上的拔苗助长,对于缓解与改善穷人的地位于事无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十几年前国内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形象地刻画了那批怀揣着“淘金梦”的出国大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曾几何时,美国人的消费观念,附着在美国的文化上,无孔不入地洗着全世界人民的脑,仿佛只有消费这只手才能激活经济,促进世界日新月异,大放光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像那个广为流传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通过借贷购买了一套房子,临到去世,终于将房贷归还完毕;而中国老太太积蓄了一辈子,临到去世,终于攒下钱买了一套房子。 tujian.org
两者的不同是,美国老太太住了一辈子新房子,而中国老太太住了一辈子旧房子。按照享乐主义者的逻辑来说,美国老太太的生活品质高于中国老太太。 tujian.org
今天看来,这两个老太太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中国老太太不会在金融风暴发生的时候给银行扫地出门,而美国老太太可能因为借债和消费过度而无家可归。在信贷环境整体崩盘的情况下,美国老太太晚年要保证一个安稳的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自海内外独立观察者为你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以中国人的视界关注国际财经。《华尔街战争》,即将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站在金融中心纽约,以最客观的立场、以最新颖的数据、以最独特的视角,非官方解读,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华尔街!阴霾密布,战事告急。战火纷飞的华尔街,隆隆炮火声中,世界各国表现各异,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在美国纽约零距离目睹金融风暴,看“山姆大叔”做救火消防员,“风暴眼”里观察华尔街,是谁用贪婪、欺诈与无知将美国经济导向深渊?信用海啸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何其灾难……一切尽在《华尔街战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注:《华尔街战争》 【美】罗慰年(William 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