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大师》
中国的问题“实病在一辈高级知识分子身上”,“新文化运动,凡中国固有必遭排斥”,贻害深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0 年,96 岁的史学大师钱穆在台北去世,旧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个以国学研究为标志的学术时代也宣告终结。
哲人其萎,风范犹存,灵归道山的钱穆留给了后人诸多的启迪。钱穆少年失恃,17 岁即辍学在家,开始乡间教书生涯,先在家乡无锡教小学,再到厦门教中学,后转苏州教师范。教课之余,他利用一切时间,博览经、史、子、集,旁涉考据、训诂,按他自己的说法,这18 载春秋,“虽居穷乡,未尝敢一日废学”。即便是吃饭、如厕之时,仍捧书如常。夏夜为防蚊虫叮咬,他将双足浸入水桶里,刻苦诵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代哲学大家熊十力有三位高足:徐复观、唐君毅、牟宗三,他们皆以新儒家名。唐君毅说,钱穆是凭借早年“独立苦学,外绝声华,内无假借”方成就了后来的史学贡献,这确是知人之论。试想一下,他既无大学文凭,又无留洋经历,而以一乡村老师的身分最终站在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上,除了这份苦学的韧劲之外,还凭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1933 年秋天开始,北大聘钱穆为文学院学生开设中国通史课。后来,北师大亦慕名请钱穆讲中国通史课。在此之前,学校先后请了两位老师来开这门课,但上课伊始,学生即发问:中国封建社会是秦之前就结束了还是秦之后,抑或是秦之前后一体不变?老师所答,学生不满,课堂遂一哄而散。钱穆来后,条分缕析,立言充分,学生极佩服,再无闹课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战初期,北大、清华合组西南联大,学校迁址昆明,他却在近旁小县宜良择地而居,每周除三两日赴昆明授课外,其余时间均在独居著书,近50万字的《国史大纲》即在此时完成。此举非有耐得住大寂寞者所不能忍受。陈寅恪到此游览,见空寂如此,亦慨然叹道:“在此写作真大佳事,然使我一个住此,非得神经病不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被胡适聘任到北大后,胡适对他是优礼有加的,胡适私藏的《求仁录》是国内“孤本”,极为珍视,但他毫不吝惜地借给钱穆阅看,作研究之用。胡适对学生说,治先秦诸子,可向宾四(钱穆字)先生请教,可见对其推重之隆。然而在学术观点上,胡适与钱穆是各持所见,毫不相让的。三十年代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出来后,认为老子是战国时期人,而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认为老子是春秋早期人,两人为此争论不休。一次,两人相遇于教授会,钱穆说,老子年代晚,证据确凿,胡先生,你不要再坚持了。胡适说,钱先生,你举的证据还不能让我心服,如果能使我心服,我连我的老子都不要了。两人大笑不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天,胡适找到钱穆,告诉他说,商务印书馆来函,想请我主编一本中学国文教本。胡适考虑到钱穆曾在中学教国文课多年,教学经验丰富,因而希望两人合作,共成此编。钱穆对胡适说,我们两人在中国文学上的意见大相径庭,倘使各编一部中学国文教科书,让国人对比读之,或许有差。倘使两人合编,这事不易办到,国人也看不到其中各人的意见,不编为好。此事遂作罢。关于“新文化运动”,钱穆更不以为然,他甚至认为,中国的问题“实病在一辈高级知识分子身上”,“新文化运动,凡中国固有必遭排斥”,贻害深远。1983 年,89岁的钱穆在为其《中国文学论丛》所作的再序中,仍然充满意气地说:“民国初兴,新文学运动骤起,诋毁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甚嚣尘上,成为一时之风气。而余所宿嗜,乃为一世鄙斥反抗之对象。”言语中表达的还是自己几十年前的坚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