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图工程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平常道》:现代生活重压下的心灵回归
2009-05-04

  沙龙嘉宾:

  艾丰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名牌战略专家、社会活动策划者

tujian.org

  孙立平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余世存 独立学者,专栏作家,《平常道》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 原名冉永平,字陆桀,号不鸣斋主人。 1964年生人。人民日报资深财经记者,《全球通》杂志总策划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欢迎大家出席《平常道》的沙龙和研讨会,我们也都是记者出身,记者朋友比较都忙,我先把节奏说一下,两方面:第一请《平常道》作者萧然介绍写这本书的想法,第二,请几位专家做一些互动式的点评,我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出席与会嘉宾。《平常道》出版两个月来,第一版情况比较好,出版社编辑刘刚正在酝酿第二版,出席会议专家:艾丰,艾老师是新闻界的顾问前辈,带了很多弟子,萧然先生是他的弟子之一,艾老师,全国政协委员、经济日报总编辑,是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另一位是孙立平老师,他是我们社会学界,现在已经超越社会学界了,在过去十几年来一直走在学界前沿。余世存,最近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如果不是他极力推荐,萧然先生不会写博客,就不会有《平常道》这本书,书名其实从世存非常道里得到了很多借鉴,是《非常道》的作者。大家可以随时提问。请《平常道》作者萧然先生谈谈写书的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首先感谢艾老师、孙老师、世存兄,都是百忙之人,艾老师刚从外地赶回来开这个会议。我今天拔掉了输液针头来参加的,有点发烧,为什么写这本书?在书的序里提到了,源于余世存兄点播写了博客,很快把这本书出了。中国文化儒佛道三大家,儒家不用说了。我的手机铃声用了佛的音乐,我的一些同事好意的提醒我,干嘛用这个音乐,感觉跟佛走得太近,对工作不太有利,书写出来以后,北京媒体相对来讲开明一点,当时在四川委托我一个同学,能不能请媒体发书评,得到答复因为是一本谈佛论道的书,太敏感,所以发不了书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写这本书,肯定是一本非主流的书,不像于丹《论语心得》,跟我们谈佛的书比起来,应该来说更容易被社会各方面所认可。为什么写关于佛的认知或者理念呢?可能有三点,在书里面提到一点,所谓佛缘,这是没办法,每个人喜好不同,我先天对佛比较感兴趣,在书里已经谈到了这一点。另外还有其他两点,一个是,我觉得佛教文化也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老百姓是否信佛,实际上佛的一些观点精神,融入到了生活当中去。现在说的很多话,比如因果、劫难,下辈子当牛做马也要怎么样,严格意义上讲都是来自佛家的,我觉得我们现在无论是从主流社会,还是从老百姓,特别是政府方面,对佛教的疏远或者警惕,不能说是一种错误,应该说是一种遗憾,因为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我认为佛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是不可分割不可获缺一部分。因为中国文化主流无疑肯定是儒教,但是如果仅仅有儒教一家,肯定不足以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形态,因为儒教文化倡导的是一种入世,佛教是来世,入世是非常需要的,如果不讲入世就丧失了积极进取,讲来世也是非常重要。现在社会巨大问题,说严重一点道德沦丧,今天上午我看报纸,(张元)导演吸毒,让我们感到社会一些成功人士,为什么最后走到吸毒,所以道德不耻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子。如果仅仅把目光盯在了现世,在现世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就失去某种目标。在现世非常显赫了,有名有钱,这时候人往往会失去一些。作为儒家来讲倡导人们追求现世的成果来讲,行为规范用德来约束大家,但我觉得一种软约束,佛家讲来世,让大家在这一世哪怕很成功,但不注意道德或者行为规范,很可能会来世怎么怎么样。恰恰有了追求现世以及关注来世两种思潮的结合,我觉得对社会构成了稳定体系,我的意思是,佛家可能从统治者或者主流社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恰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相对的稳定,这两种思潮是缺一不可的。第二个意思,在这本书序里,艾老师阐述得很精辟,佛家确实更关注与儒来比较更关注人的心理,佛学很多东西让大家真正可以获得某种心灵上的解脱,而获得某种快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本书出来以后,读者看了以后的评价,非常集中的一条,看了这本书以后感到快乐和放松,并不是说文章本身,确实由书里阐述的佛家道理,带来心灵的放松。我写这本书,再归纳一下,就是认为虽然是在写佛,但是跟中国传统文化连在一起,而不完全是讲佛,这本书里没有说更多佛的专业,还是从生活当中,文化角度的阐释。第二是关注了一种心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艾丰老师写序的时候,从通情达理方面阐述的,给的评价还比较高,通情达理有一个顺序,是通情更多一点,还是达理更多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通情达理对是萧然的评价,不是这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对做人的评价。这本书出版以后受欢迎,我觉得不是偶然的,在博客上受欢迎,认为是一种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就是材料上的标题,现代生活重压下的心灵回归,实际上就是这种需求。因为看书的人不一定都信佛,甚至大部分不信佛,但为什么要看?我觉得是一个需求,就是心灵回归的需求。现代生活整个是快节奏,多机遇多挑战多诱惑,大信息量,总而言之对人的刺激,从神经学来说不管什么都是刺激,有的是正刺激,有的是难以摆脱的刺激。特别是这种刺激下,往往造成人的心态失衡。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自己不好,看着别人好。也确实到许多不如意,起码自己认为如意的许多事情,而又不能摆脱,就有心灵解脱的需求。儒家更多是治世治人,佛教是救心治心,实际上是一个更层次的东西,心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心的问题不好琢磨,大又非常具体,很抽象但又很具体,双向很凝练的东西,有的人心里有问题,但说不清楚。所以是很复杂的问题,这个事很需要大家在这方面有一个交流,在这方面怎么想的,怎么解开扣了来求得问题,萧然的成功首先抓住了社会需求,沿着社会需求,可以有萧然这本书,也可以有中然这本书,因为围绕这个需求是一个大需求,这本书大家喜欢,是因为大家有需求。任何一个成功,都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成功,做得再好社会不需要,也不让你成功,关键是社会的标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个,之所以成功是写得比较真实,不是说教,弄一点条文,心理应该怎么样,不是这样一个说教。主要是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哪怕是很细小,一点一滴甚至是微不足道,但是把这些东西真正的内涵给发掘出来,人们看了以后觉得很亲切,很实际,不是一个说教。佛教是教义,如果不具体化,还是一个说教,这里之所以受欢迎,我认为是一个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写得很真实,很富有情感。

tujian.org

  第三个成功地方,就是写得很平易,不高深,小学生也能读,大学教授也可以读,雅俗共赏,没有很多很拗口的词,也没有很多很华丽的形容词,就是写得很平易,像聊天一样,确实是博客,博客大部分是这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认为成功主要是这三条,除了这三条以外,就是对于佛学的理解,佛学也好,其他宗教也好,我的认知就是所有这些宗教,为什么几千年常胜不衰,中国宗教差一点,中国实用主义比较多,想发财拜佛保佑发财,都是为自己服务的,其实背离了佛教的本意,不是信佛,是为自己带来利益。从佛的角度看,我认为是追求心灵上的超脱,从现实生活烦恼中超脱出来,为什么佛教叫来世?佛教的理论是三世,前世、今世、来世,就是让你超脱。为什么穷?上辈子没做好事,别怨别人,怎么办呢?这辈子做好事,下辈子过好日子,把怨气不是对着社会发了,不是对着别人发了,而是变成要求自己了,减少社会矛盾就比较和谐。如果所有问题都向社会、别人发,社会不好,别人欺负我,一脑门子官司超脱不出来,佛教三世理论,能够比较好的解脱人的超脱。说刘亚洲混得不错,一个同学跟你比,不如你,可能挑你很多毛病,从佛教角度看刘亚洲前世做了好事,我觉得这是佛教超脱很重要的。因果不是现实因果,是三世因果,人都叫现实因果,现在做好事,这辈子得好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指的是三世,不是现世。这个教义从超脱角度很有效,这是一个宗教概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科学概念往往又不接受了,说前世不知道,不管来世,就管现世,没有说服力。佛教说服力是人生价值取向,佛教有另外一个说服力,实际是把善放在最高层次价值,把利、名、权位都没有放在那么高的位置,甚至可以成为唯一标准,唯一价值取向。这个很重要,社会发生矛盾主要在于利、名、权,三个好东西变成坏东西,人类的互相争斗,基本上是三个好东西变成了坏东西结果。善就不一样,我觉得佛教,佛教的价值标准把善在第一位,甚至唯一标准,这是解脱人非常重要的功能。慈悲,大慈大悲,总而言之是讲善。真、善、美三个字里边,更多是讲善。这个标准在当今的社会也是需要强调的善的标准,现在我有一个担心,在中国可能经济发达了,人们道德会有相当程度的下降,因为拜金主义导致各种恶心会出来,怎么把你的钱放在我兜里,怎么定了合同不遵守,总而言之利益的调动,放在不恰当的时候,就把善吃了,利吃了善。很可能将来经济倒是发达了,每个人的钱比过去多了,但是大家没有幸福感,因为感受不到善意爱心的温暖,钱多了,但是没有幸福感,大家的关系不是那么回事了。我觉得提倡善,善下面应该是爱心,这一套思维体系,可能对每一个微观人有针对性,对中国当前社会走向也很有针对性。谈佛教不能宣传,好像也不对,我们国家没有禁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说是不禁止,实际上还真是。前两天,一个印刷厂给我送了几本书,偷偷告诉我这本书不能印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这是文化转轨期的误会,唐朝要控制,让唐僧取经,把佛请来皇上在哪儿,他没这么想。宗教都有利于统治,除了邪教不算,正经八本的宗教有利于稳定社会,统治阶级希望社会是稳定的,除了政策以外,更重要是人心的调整得到一种稳定,是真正深层的稳定,宗教会起非常大的作用,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开这个壳。看了这个书会跟领导找麻烦吗,都不会,而且把问题从正面解决了,有什么不好呢。所以我认为佛教以善为主要第一标准的价值取向,对我们很有用,对当前转轨社会尤其重要。为什么给萧然写序?我没有看博客的习惯,把博客文给我看了,我一气读完了,应该写一个序,应该不是一个序,写了很长的东西,因为有共鸣,我个人比他稍微再正统一点,虽然这个词不准确,我提倡佛学,我是提倡入世佛学,积极参加现实斗争,我的口号叫入世脱俗,不是出世脱俗,还在现实生活里,还积极参加现实斗争,怎么样把自己心灵超脱出来,这样的话,可能更多的人更好用。出世脱俗很难,出家决心难下,出家以后就不难了。所以我觉得萧然开头讲佛教,以后不要讲佛教,开头讲心灵,谁都有心灵,入世的人是多数,也有心灵问题,对他也有用。我认为还是借用了佛教的原理,符合这本书真正情况。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艾老师说建议作者以后不要开门讲佛教,出版社随笔心灵,现在心灵抚慰是一门学问,台湾(胡一梦)在市场上是有号召力,以后可以再放大一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我就是讲心灵的学问,借用了佛教的一些原理,但是讲的心灵学问,有自己的一些体验,不完全是佛教的。我们理解的佛也不对,一说佛教本身理解不对,这是我们的问题,是佛教界本身的问题,一说佛是神,是迷信,协会会长讲过佛不是神,佛是人的修行道的一个境界,相当于评职称,学位到什么程度了,可能是一个修行境界的标准,认为佛是神是不对的,佛不是神。 tujian.org

  萧然:佛是觉悟了的众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我们对佛的概念理解,从根上就有问题,老百姓的误解,以为说佛就是有神,是迷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艾老师总结了书的成功三个理由,还提出了两个新的高见,一个佛不是神,还有一个是入世。第一满足了现代人心灵解脱的需求,孙老师是社会公认的社会学家,改革开放以来总结一下人的心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我同意萧然和艾老师讲的,这个题目是现代人最难说清楚最难解决的一个困境,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人们心里的感受越来越不好。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面对,最近这几年时间,包括佛学热、国学热、儒学等等,其实人们努力的寻找更有利资源来摆脱这样的困境。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是搞社会学的,只能从社会学角度谈谈这个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我们更强调社会的一面,社会学很少考虑心灵的问题,实际上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变化,最终还得落实到人的感受上。这个东西很难说清,刚才我听艾丰老师概括的三世,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三世,不是说完全都是这个逻辑,人生一辈子今世可能也有几个不同的阶段,这几个不同阶段,这种心灵的感受是非常不一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比如儿童、少年时期,可能是一个阶段,青年、中年时期可能是一个阶段,到老年是一个阶段,看三个阶段,对整个世界的感受,以及由这种感受所带来的心灵状况,非常的不一样。儿童少年时候,有很多美好幻想,虽然这种幻想都离你可能很远,但是那种心灵焦虑确实是非常少,到了中年、青年时期,是最接近幻想的时期,是通过努力的过程去接近幻想当中的情景,但是这是心灵焦虑最多的时期,人到了老年,可能焦虑又减少了,很多东西看开了,原来那么焦虑的东西,回头看没有太大的意义,原来睡不着觉,觉得这个坎过去,多少年过去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说这几个阶段,可能背后有人的内心和现实的关系。我还是从社会角度上来说,首先一个问题是,这个题目起得非常好,现代生活重压下的心灵回归,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到,这样一个话题把众多话题挑出来,是现在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群体、状态下的人们都面临。现代社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特点,好像越成功,这种重压感觉就越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像社会学有几个调查被当做笑话,其中之一,农民的幸福感最高,是网上经常骂的,但是真来回答这个问题,谁问都是这个结果。到最后越是城市的,越是成功的,成功程度越高越不幸福,越不成功越感觉到幸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丽江一个老太太跟一个美国老板对话,那个老板你生活在这么闭塞的地方,生活苦?老太太说,根本不羡慕你,我多悠闲自在,她很满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类似一个故事,两个人捕鱼,一个人非常努力,一个人捕点鱼之后就晒太阳,不努力的人说够吃了,怎么还不歇息,他说不行多捕鱼,挣点钱,挣钱干什么,挣钱挣多了之后,再买一条船捕更多的鱼,捕更多的鱼干什么呢?可以搞一个船队捕更多的鱼,有了船队之后,你干什么?我可以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不用捕鱼。现在我不用团队,现在不也晒太阳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问题怎么看?第一点,社会确实在进步,用什么方式去承接现在社会的进步,这是造成社会重压的很重要原理。原来讲失业问题,仔细想失业其实是很荒谬的,但是困扰现代人一个最大的困扰之一,当时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当时和一个朋友,北京房地产界比较有名的人,我们总是爬山,今天爬山,不行,约了几个月之后,唯一那一天我们俩都有时间了,那天正好是北京温度40度,我们俩爬山,在爬的过程中,特别有感触。他算成功的,我也不算失败的,爬山约了几个月,约在最热的一天,两个人有时间,去爬山了,然后站在山上想,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种能出气的动物,包括微生物,可能多少万种,但是有一种动物能把自己弄到这种程度,必须早晨九点钟上班打卡,打晚了还得罚钱,晚上必须五点下班,一种动物把自己弄成这样,就是人类,号称万物之灵把自己弄到了现在这样。实际上去想,我们来自于一种就业的压力,不这样的话,过些天工作就没了,九点钟打卡,天天九点半来工作就没了,去想背后真是很荒谬的,为什么压力很大?其实是我们进步,科学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效率在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到了马克思说的状况,半天钓鱼,半天工作,我们就大体上人类生活得不错,现在已经能到了这个时候,到了这个时候之后,没有一个东西能够来承接这种进步。按道理说,大家活得轻轻松松,大家轻松的工作创造的财富不见得比现在少,但是为了造成一种竞争压力,用什么东西来承接?把整个劳动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就业者,一部分是失业者,分成两部分之后,重压就来了,成为了失业者,肯定是舒服不了,人家都在工作,你没工作,人家挣钱,你不能挣钱,所以你感受到很重的压力,当失业者承受这种压力的时候,就业者绝对不会轻松,因为弄不好会被赶到那个队伍里去,其实承受同样的甚至比他不小的压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用这样一种制度来承接个东西,然后我们要在这里面追求一种稍微好的情景,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目标,如果一种经济发展是伴随着就业机会增加的,这是好的发展。如果一种经济发展不能够伴随就业机会增加,这是一种坏的发展。所以各种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促进伴随着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发展,其实仔细想很荒谬。首先要发展经济,一个很重要目标是为了扩大就业机会,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是为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为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使更多的人能努力工作,到最后就形成的是,我们努力的工作目标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努力的去工作,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用伴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发展等等词汇来概括这个过程的时候,会觉得很有道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但是背后是很荒谬的,我们的努力工作受苦受累让更多的人突然工作,受苦受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失业的问题,看起来好像是世界各国的难题,但是失业的问题,任何一个办法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比如现在五天工作日,三天工作日,一天工作八小时,更多的人更充分的就业,更多的人每星期工作三天,每天八小时工作机会,情况会比现在好多了。第二种每周还是工作五天,但是每天不是工作八小时,每天上半天班,可能更多的人也不至于现在为了得到就业机会这么发愁,可能会有更多的人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个,一个家庭出一个代表来参加工作,另外一个照顾家,这样整个家庭按照现在两个劳动力就去掉了一半,可能失业问题就不存在了。第四个,假如八九岁不许学习,就像动物一样玩,儿童玩得很快乐,对健康心智的形成有帮助,现在不但从一两岁教孩子,还胎教,最后把孩子教育得很不健康的心态。如果七八岁以下就是玩,不用学习,像动物一样的玩,将来说不定形成一个很健康的心态,七八岁后一直到三十岁,把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学到手,三十岁以后就业,到四十五岁以上凡是就业的就是犯罪。有一次很有名的经济学家在,我就说这个,你说有什么不现实的吗?后来少红眨眼睛说真没有不现实的,只要各国定个公约,都这样就行。人家是五天八小时工作,你是三天八小时工作,这个不行。但是想这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怎么来承接这个东西,我觉得可能是比较硬的制度一面。另外一面,今天谈的不是硬的问题,从内心怎么来对待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层面,当然非常重要了。

tujian.org

  就中国比较现实的,我不懂佛教、儒教,我从社会学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涉及到价值观念的问题,所谓价值是什么?就是一个肯定或者是否定的标准,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坏的,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什么东西是值得的,什么东西是不值得,我觉得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标准。我们谈的现代社会生活重要的是,可能和价值是有关系的。中国本来存在一个问题,相对来说人多资源少,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容易穷凶极恶,但是看现实生活当中,和这个相伴随的一个价值问题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肯定的东西非常的少,非常有限,假如这个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我们肯定的东西只是上面最小的一面。假如考大学,假如在美国那样的社会,只要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大家觉得心安理得,中国只要没考上清华北大,意味着某种失败,房地产广告一定要和帝王、尊贵、顶级这样的词相联系,只有房子是住在金字塔尖上,说出来有面子,所以肯定的东西非常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一个人讲一个词叫另一种活法,其实就是一个多元的标准,努力的去工作,成为一方面的专家是一种价值,不断的聚敛财富成为一个富豪是一种价值,一年就攒一个旅游的钱,这个就是一种价值,人有不同的活法,甚至说我是无家可归者,不愿意受那种舒服,不见得弄成一个家,但是觉得有家就是舒服,又是一种活法。由于价值是多元的,肯定的东西加在一起就比较多,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现代人压力这么大?就是肯定的东西是非常单一的,到现在只有用一个东西来衡量就是钱,如果成为一个很有名的人,没有一点钱,在这个社会之中是肯定范围之外,所以我们的标准是单一的。第二在单一的标准当中是最高的小尖,于是这个社会当中更多的人有的是一种失败的感受。现在的问题在于到了小尖,我们对成就的好像和成就真正得到的感觉是两回事,成就没有得到的时候,觉得得到成就是绝对的心灵感受,但是真正得到了之后,不见得像原来想象那么好,即便到了小尖上,往下一看,又有什么意义。于是心灵上的失败,得不到肯定的,在社会上成为一个广泛迷漫的现象。 tujian.org

  艾丰:我夫人到菲律宾旅游,回来告诉我,那里的人心态,每个人都很满足,然后谁也不跟谁打架,非常客气,确实穷,平时就是这个状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余世存:艾老师、孙老师讲的,我比较赞同。这本书,我算这本书的助产式之一,机缘凑巧跟萧然见第一面,讲生活的感受,我的性格是比较内向,不愿意多说话,很多人会在我面前滔滔不绝,有时候我还会观察或者感觉,当时我就觉得在我面前表达的人,确实是有内容,对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体验有反思,而且愿意整理自己内心生活,觉得很有意思。当时劝他做一个博客,边写博客,边整理自己过去人生经验,跟读者互动,这样蛮好的。没想到随意一说,过几天萧然写博客了,很快这本书出来,真是没想到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自己每次想到《平常道》,自己有成就感,我催生了一部产品,在哲学上立得住的知识性产品,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个印象,对这部作品,我也是一口气读完了,当时是希望我能够说几句话,我的感受跟艾老师感受是一样的,有几个特点,很亲切很好看,而且家常话这些特点,都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我当时注意到,现在想想这本书为什么能够受欢迎,确实是有道理的,虽然抚慰心灵,无论是宗教经典,还是知识性产品有很多,因为现代人或者都市人,可能还是愿意看自己身边人怎么表达怎么感受,还是愿意跟当下的人经验中找到跟自己共鸣的东西,这点可能是《平常道》成功的原因之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写《平常道》的时候,其实在跟读者传递一个现代人的生活,就是萧然的生活,这个人看起来能够耐看,看得下去,而且有他的内心延续性,其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会发现身边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他人生目标或者过去什么样子,这是很奇怪的,现代很多哲学家注意到这个现象,把人裹在现代浪潮里把人做得非常单一了,说生活中的异化人出现了,我们看到身边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也是我们的手段,其实是一种同质化的,是没法读的,我们自己也可能走那样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能耐看耐读,本身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用沙龙术语来讲是一种心灵回归,或者是一种人格的完善。孙老师也讲了,现代生活把大部分搞得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东西,完全被现代的都市生活制度规定死了,这是很可怕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耕文明,幸福指数那么强,我想人生坐标是很明确的,确实的是一人活着过去、未来,社会认同是很清晰的,不断的去追逐自己说不清楚的东西。比如追逐金字塔尖真是你想要的吗?或者是实实在在的吗?13亿人都能追逐到金字塔尖吗?中国人在这点表现特别明显,中国人有农耕文明的传统,现在打掉了,现在进入都市生活,移民时代,这种经验是前所未有的,回不过去,新的又接不上来,这个问题很严重。孙老师讲失业文明也是,其实全世界可能人家都比我们处理得好,只有华人在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比如欧洲很多人反对华人开二十四小时店,人家是一周三十小时,华人是二十四小时店,对他来讲是一种压力,华人世界在现代文明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安身立命的问题。所以萧然刚才讲的时候,就把佛教救济功能推出来,我觉得是有道理。我们也都知道,人类生活,按照哲学家说审美、伦理的、信仰,把自己放在审美,没有上伦理的生活,更没有上信仰生活,《平常道》处理得很好,能上能下,让人的心智能够出入自如的。有一个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在博客上引用过,“人有那么多工作要做是很可耻的”,一个美国人半年打工,半年写东西,在一个南方小镇上,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他有资格能够批评这些工作狂。工作狂也有自己合理性的,外国人说人有那么多工作要做是可耻的,鲁迅说南方人,到北方才知道怎么吃羊肉,北京城里,每到冬天吃涮羊肉特别多,几乎餐馆都会去宰羊,当时北方山羊比较少,绵羊很多,经常有人用一头山羊领一大群绵羊走向屠宰场,这个上京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经常见到,山羊脖子上还戴着一个会章,一大群绵羊走向了屠宰场,还非常顺从的跟山羊迈向屠宰场,我想这些情况,问这些绵羊想往哪儿去。鲁迅说的意思是,现代社会在自称拥有现代成功感或者现代成功的精英领导之下,走向一个屠宰场,就是打卡、过劳死。这种情况怎么办?从就业问题、制度考虑以外,我觉得还是有像萧然这样的人来整理自己人生过程,自己内心世界,来给我们看,让我们有这种参考和反思,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也是这本书能够成功的原因。如果当时读到了萧然这本书以后,特别感动,而且我觉得印证了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地脉越走越很扎实,时代精神的把握,越来越从高端走向了民众,真正在把握时代精神,在给我们成功这种精神防线、心灵保护的这种,反而是我们普通人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平常道》封面也引用了我的话,一个流落江湖的人,如果在职业之外关注自己的命业,他仍会获得独到的,不可更移的、学术权威也不能改变、思想大师或高僧大德也会称道的关于人生世界的见解。我当时觉得萧然印证了我的想法,特别感谢萧然兄能够做这么一件功德的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后一个问题,谈一下现代社会的经验,我很赞同孙老师对失业的看法,如果泼点冷水的话,各国建一个公约才行,从制度上做困难太重重了,孙老师也说了,人是有阶段性,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代,每个时代的人生目标、使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无法一刀切要求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上做到某种平衡,可能有时候年轻人还要去拼命、打拼,当一个工作狂。但是无论是做一个北漂,江湖闲人还是年轻工作狂,还要必须意识到人最终是要回归的,就是心灵回归的,人必须返乡,想到这一点,对现在生活工作状态有一个整理反思的作用。

tujian.org

  我特别有体会,前几年万通老板开一个小型沙龙活动,当时请我去做一个讲演,今天怎么读历史,我先讲,(冯伦)再讲,我讲是萧然讲的读历史有敬畏之感的,冯伦不同意,他在商场打拼的,其实他还是有敬畏之心的,从那儿以后开始关注冯伦写的东西,他还是有底线的,地产界领袖的商人,他也爱表达,也很符合我的想法,他是知道自己有敬畏之心,知道一个人要回归,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管自己现在是否意识到,不管现在怎么嘲笑那些江湖人散客,最终也会走到那一步,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准备不足,说不一定到那个时候可能会体验到另外一种失败感,就像孙老师讲的,在现代社会中人经常体会到面对成功的参照系,就是人焦虑、沮丧、失败感太强烈了。往成功走的时候,最终还要回归,当不得不回归返乡的时候,会有另外一种沮丧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看很多老年人劳累了一辈子,比如现在大学生毕业了,在北京生活了几年之后,有条件把父母接过来,那些父母在北京生活是很不幸的,像监狱,在家乡有好的生态圈,生活得如鱼得水,一辈子劳累惯了,一直到老还是不会放弃劳累,结果到北京轻松,不知所措,很多问题就出来了,抑郁的,甚至有跳楼的,这就是另外一种感觉。年轻的时候,追求成就没有追求到是一种失败沮丧感,老年终于回归了,心灵反而得不到安置,这是今天面临的很大矛盾,也算社会学中的很大问题。上次跟孙老师聊的时候,未来中国老年问题是非常大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平常道》这样的书,可能不是需要一本的问题,是需要很多这样的书,来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刚才余世存提出很多严肃认真的问题,比如提到精神回归返乡问题,提到对优秀历史文化优秀行为敬畏的东西,是不是给萧然指另外的,除了现在的《平常道》以外,再重新树立新的标准,要心存敬畏,现在很多人提敬畏问题,面对过去历史要有敬畏问题,你能再稍微展开,到底对哪些东西,现在要心存敬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余世存:敬畏这个问题,你的感觉还是很敏锐,这几年大家都在提这个问题,王朔在炒作自己时候,也是在提,说金刚经也是说人必须对1+1等于2,必须保持一定的敬畏,在现代社会里好像能跃过得到某种东西。对我们身边无论是生态环境、心态环境都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认知,这都是敬畏的一种表现。我希望萧然做的,他的《平常道》是从佛法的角度,是从佛内部角度整理自己,下一步能够从社会角度、现代大众生活的角度再能够多谈一谈,可能也有更多的收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孙老师有一个答案,现在萧然44岁,你说45岁,可以写书了。刘刚你谈谈,萧然是作者,艾丰老师是老师,写序言的,孙老师是从社会学失业再就业的角度的压力,余世存从精神回归,你从编辑的角度,从顺序的安排还是有差别的,你是怎么梳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刚:各位老师说得很深刻,把这本书的特点和卖点都讲出来,对于出版商来讲,把一本书编辑到印刷出来,已经讲了很多,就是我们的观点态度。我举一个读者的反馈例子,可能更能说明问题。最近要接触各地的发行商,前天晚上跟一个云南发行商吃饭的时候,他提到了《平常道》这本书,很奇怪,因为是很少见的事,大家会讲这本书卖得很好,发行商一般会谈书的内容,基本不看内容。这个发行商谈到书的内容,他很少翻完一本书,是一口气读下来,另外这本书好读好看,现在推荐给他手下的人看,认为在他企业管理里面,可能做一个读本来做,这个反馈我是做书这么多年第一次接到发行商的反馈,发行商很少看书。读者的看法挺有代表性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前天我回家,给我岳母看,我不太赞成她吃斋,天天念很多经,有人不同意你这么做,让她看。昨天看了天,早上出来看老太太还在看,还没跟她交流,她73岁,信了二十几年的佛,其实早应该给她看。另外一个层面得到一些东西,刘刚刚才说一个书商看书的长相和销售就足够了,谈要多少,跟你谈内容,确实有打动他的地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余世存兄也写了序,由于种种原因没用。余世存的书我们看没有任何问题,有关部门对你格外关照。这本书比较好读,很大程度,我是艾丰的学生,我的文风跟艾老师靠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我写得没你那么柔。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艾老师写的都是大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肯定要硬。余世存的生存状态,从我内心里很羡慕的,孙老师说的他达到了,干脆不就业,能自己安排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心灵的家园,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但是一个东西挎着两个关系,一个心灵的家园,一边是硬的社会制度,一边是精神。我非常同意平常心,社会怎么能够给平常一个位置,这个社会给平常的位置给得太小,而且越来越小,精神的世界当中,怎么能够有一种资源为平常找到一个根,这两个组合,使人真正能够成为相当部分人的心态,心灵的家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我自己体会很深,你们都是属于成功人士,我当记者,出去经常会有这种感受,一看记者来了,四十多岁,你是你们那儿的头,不是,你肯定是高级记者,我说不是。当然我很平常,没有关系。

tujian.org

  孙立平:你说不是之后,他还说对不起,他认为点到你的痛处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多数记者干到我这个年龄,如果不是官会觉得非常难受,就不平衡的。原来以为男的是有这种情况,女的也是,有一个同事到这个岁数,觉得没有成就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写这本书,第一很对你们的成就很钦佩,在阶梯里在上面,通过个人努力分不开,第二个钦佩,是余世存这种,不在体制里,但是这些都不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这样的人爬到尖上永远是少数,真正能超脱出去的也是少数,我周围的人我怎么怎么样,多数人想法很多。95%以上的人都是在世俗的圈子里转,会遇到很多不容易,包括自己内心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寻求一种心里平衡?也早晨九点打卡,没有办法不打,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工作,怎么寻求?最终用意是这个。这个书印出来是9月底,当时是国庆放长假前,给所有同事都送了,上班一个小姑娘说看了,感觉以后特别安心,我觉得这本书能够让你放掉很多东西,让自己放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同样的处境,怎么去解释,我非常赞成这一点。一位重点大学的院长,走得不是怎么顺利,内部也有一些矛盾,想跟我说说这个事,我知道一说听起来很难受的事,上面领导怎么施压,下面的人怎么不讲道理,我没兴趣听,我说到香山去谈,到了香山,只从哲学意义上谈这个问题,你在往下看,其实你就是世间无数当中的动物一个,你不要想你是院长,你首先是动物当中的一个,动物首先是快乐,你是院长学科带头人,结果比动物还不快乐。在这个层面谈,如果就事论事来谈,我心情也会很不好,但是从这个当中是一种另外的解释,换一个框架来看这个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社会留的余地大小,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了,余世存还有内心另外的一个想法。非典时候你写的一篇文章,写得非常伤感,非典的时候,他作为没有单位,社会闲散人员的感受,这个体制给这样的非体制的人留的空间很小。比如在一个单位里,欧人主动打电话送药、送消毒水,会教你很多防非典的方法,甚至怎么买菜等等,但是除了这些东西之外,非常重要一点是,一些关于非典的重要的信息就是通过单位来传达的,不在一个单位里,我能感觉到一种很伤感,这时候你觉得是一个很无助的心情,能够得到信息是从新闻里得到的,这个社会留的空间太小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上次孙老师提到社会有一个老年化问题,可能会构成下一步社会重压传递,比如现在是几口人养一个,根据您的研究,大概多少年以后,就该是一个人养一帮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刚才说的几段,每一段有每一段的压力,每一段的压力呈现一个共同趋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老年,将来面临老龄化压力,中间是就业压力,这种就业压力,年轻人感受会很深的,外面无数小师弟小师妹看写字楼,他们只要更低的价格就可以要这个工作,你要五千八千,我只要两三千,现在没有经验,过两年经验也不是劣势了,这个压力将来会非常的大。原来讲到白领,就是小师弟小师妹对他们的冲击非常大。儿童少年是就学压力,现在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收口,资源、机会越来越集中,这么一个趋势,这样集中和刚才说多样化正好相反的,标准越来越单一,资源越来越集中,集中到个人身上,就是得到这个,同时得到那个,要得全得,要不得全不得,这可能是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来寻找一种平常的寄托一个空间,就是越来越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余世存讲的,艾丰老师讲的,说句实在话是我们有条件说这些,我们不干了,去玩去了,这辈子也能玩下来,但是这个社会能够提供大家出去的状态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余世存: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我们讲的东西只是个人自觉性,以后会面临社会问题,硬的这边怎么能有一个空间,有一个弹性,软的这边怎么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人类社会总体来讲,往远看金字塔会越来越平,价值多元化越来越发展,现在价值就多元了,不仅多元,而且逐渐被人承认,为我们心灵能够更自由。

tujian.org

  孙立平:但是有多元的一面,有越来越一元,价值越来越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那不是,我见一个美国人,我说你你这个组织是盈利的吗?我们在美国有大一批人,不愿意去赚钱,已经够花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在美国是这样,觉得很好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钱对他的诱惑力不一样,发展到一定程度上,钱的诱惑力权重会减少,美国有一部分人觉得赚钱太累,能赚是多少。随着社会进步,金字塔或者一元式的,我认为会减弱,但是在转轨期会加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从硬的条件来说,和一个社会资源多少有关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现在我们说的,有利于度过转轨期,但是转轨期摩擦矛盾会减少,使人的幸福感能有所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将来是中国改变世界,是世界改变中国,这个事情比较难办。一种想象是我们发展了,像美国那样更多元,有的人有点钱能旅游就行了,还有一种在欧洲开二十四小时的店,欧洲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不能发展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先是中国改变世界,最后是世界改变中国。比如余世存,假如你现在没饭吃,别说你去丽江一年,你一个月不敢去,必须有一个底线你才能想去做的,必须达到底线才能做到。那些人为什么不能像你在丽江待一年,不一定是秩序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随着社会进步可能发展,这个社会进步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经济本身发展,如果是单纯经济发展,这种观点还不一定。二十多年前,88年也是一个做书朋友,我跟他说我这人不爱钱,赚到二十万就休了,什么都不干了,因为十万买一辆车,代表还没想到房子,然后十万存在银行里,每年有一万多利息,什么都不干,在家里写书,二十年后,二百万都不行。经济基础是一个底线,不是最主要的方面。我详细从经济基础方面,我比余世存还要雄厚一点,他能走,我有太多的现实羁绊和心灵的羁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还有一个因素,现在做这个事,不管兴趣多少,还是愿意做,还是有成就感,假如现在做的事纯属受罪,有钱了肯定摆脱它,做这个事本身,有人做事也是一种享受,不能说做事不是享受觉得有成就感也是一种享受,写文章很累,但是写出来挺高兴,把自己抒发出来,有很舒服的感觉,还是要写,写文章很累为什么还写?人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是多方面。我们现在价值标准太高,考大学就承认清华北大,当官必须是高干,干企业必须多少亿,社会上就没有几个人,就是把标准改变了,即便将来进步了,金字塔压不压平一点,也还是有,社会不是同一个层次的,社会永远是金字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从社会学角度,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总理得有一个,什么时候总理比处长多了,社会上怎么运行,肯定是处长当局长这样的,肯定改变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只有从软的方面,信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平常心很重要,大体上基本能够维持,我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这种冲动很强烈,就是要不要做终身,我不做终身,我到六十都退休了。第二劝周围朋友,生命就这几十年,为什么还能玩玩走走的时候,要自由,去玩呢? tujian.org

  艾丰:我赞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有了一定条件之后,这确实是主观问题了。

tujian.org

  艾丰:我的心态就调整了,以前就有目标,干什么事,都有一个具体目标,然后奋斗,现在的生活叫做有方向没目标,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没规定,因为符合现在这个处境,人的调节是在承认现实基础上的调节,如果不承认现实基础,然后去调节,没用,幻想一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从社会学立场讲,也有一个意义,可能有时候需要一种均衡。比如现实当中,这个东西缺失是张力,社会越紧张,造成刺激越强,社会发展动力越大,人可能更难受。如果只要当中一端的话,要么要难受但进步,或者要休闲但是不发展,这两个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平常心表现在社会比较实的方面,两个方面可能需要一个均衡,这种均衡,哪个都放弃一点,哪个都不是绝对的,这两种价值,人要能够像人的样活着,社会要发展,都不看成是绝对的,实的东西背后是有一个虚的东西。去法国的时候,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失业最多的时候,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看书,在一个酒吧里,也没挣多少钱,一边咖啡就待半天,也很休闲自在,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这个。从效率角度去看,真的是另外一种感受,九几年去,没有email,打电话也不方便,还需要寄信,排队之后就放弃寄信的方法,十几个人排队,就绝对完全没有希望了,撕一篇邮票十几分钟,十几个人排队就觉得忍受不了,在中国邮局排队,哪怕一百人一会就好,这里也能看到,怎么来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现在整个中国中产阶级已经形成了,活得比较自在体面,这是国际上也算一个标准,咱们中国现在社会还做不到。刚才提到要有平常心,另外要均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中国中产阶级形成了吗?我觉得没形成,现在定的标准非常低,三万以上就是中产阶级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你觉得是多少标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总资产低于五百万不算中产阶级,一个房子多少钱,一个车多少钱,如果有点豪华陈设,五百万很快就没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这个很重要,八十年代二十万,九十年代两百万,现在可能说两千万,想养老差不多了,但是再过十年,可能就觉得这个想法真就不行了。一个跨国公司不算最高层,跟我年龄差不多,假如现在给你一千万,是否解决得了?他说不行。 tujian.org

  艾丰:现在的问题是,我国把标准定低以后,十二万去申报是个错误,起码五十万申报。中央文件增加中间收入者比重,政策对中间收入者管太严,应该放松一点,金字塔会好得多,因为中间是腰,十二万,税务局觉得是高收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主要是把农民基数放进去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农民消费不一样,假如土地使用权是多少钱?消费水平很低,生活水平不一定低,开支水平低。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这个社会除了绝对的税收之外,不确定性太大,很多东西由于不确定性,很难预期,什么情况下形成一种平常心?很多东西可以预期,周围环境可以确定。余世存讲的是体制内体制外最大区别是不确定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余世存:水学家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就好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现在低保五百,实际上是没有保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然:今天看病,没带蓝本子,不报销,开单一千,五百不够。看病真贵,没有医保真看不起,平常不得输液的病,这次输五天液,这么多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打一个针九十多。

tujian.org

  余世存:从社会学上看,进入高风险时候,硬件跟不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丰:社会不那么合理规范,很多不合理不规范不公平的事情特别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立平:转轨很重要的,本来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很多处于传统状态,最先进的东西进来了。现在处在很低的状况,但是虚拟资本市场,完全没弄清楚情况下,虚拟资本已经成为财富最重要的,传统的积累财富或者利益分配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变得没有意义了,通过房地产、股市分配的财富,不是传统的分配方式。三年得到5亿,现在资本市场付出多大代价,潘石屹上市第一天30多亿,这并不是很合法的,这完全是合法的。有一次到台湾,他们跟我讲金融危机,一阵仙气过去,整个世界变了。国企改制,房价上涨,通货膨胀,这个过程当中,08年在这几股风当中,还有会跟上来的,还有踹一帮,08年是踹这一帮,房地产有几百万、几千万的,这时候让你上车没上去把你踹下来,人在这个过程当中,觉得常规的手段越来越不可靠,不可预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亚洲:今天座谈会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追名逐利的时代,浮躁几乎成为人的常态,直接引发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焦虑与不健康。如何用一种现实的、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如何让自己在健康的状态中快乐地生活,新星出版社近日推出的《平常道》一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谓安慰大众生存的一剂心灵良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平常道》源自作者萧然的博客文章。每一篇博客也是作者的自省。孔子倡导“日三省吾身”,一日三省做不到,三日一省还是应该的。如何省?作者发现写博客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并以个人体验及感悟,从禅道角度,深入浅出阐释“平常道”对于大众之意义。通观全书总结下来,平常道其实有四要素:稳当话、本分人、淡泊情、敬畏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平常道》可能是一剂经过调理的中成药,良药且不苦口,安心且称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的沙龙致力于以对话的方式,以《平常道》为引子,探寻当今人们的生存压力及其产生的原因,发现在这个浮躁社会中的“平常道”生存,探讨趋向健康与合理的思想与行为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活动]五一假期阮次山杭州上海签售
    ·5月3日下午1王立群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书
    ·至上励合人气激增 清新写真即将上市
    ·"网络游艺 人机对话" —《顾群业
    ·新书:《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在别处生活,看一场角度爱情
    ·《约翰·拉贝画传》:他改变了无数人的历史
    ·李承鹏跨界不说球反成文学偶像
    ·易中天马瑞芳"对掐":我就是个出
    ·郝明义:现在只是数字化阅读“新石器时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