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图工程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盗墓史记》挑起盗墓图书版本之争
2009-05-04

  盗墓类、历史类图书热销成为2007年图书市场一景。在2008年北京书市上,“盗墓热”再度升温。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热点”的升级似乎已走过了“洛阳铲”加“鬼吹灯”的初级阶段,过渡到了版本层次之争。由文化记者倪方六撰写的《盗墓史记》便挑起了这类盗墓图书的“版本之争”。 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所谓的“版本之争”不过是一种出版噱头而已,是一种文化假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盗墓”作者:均自称终结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谁是“盗墓江湖”的老大,哪一本是盗墓图书的“终结版”,成了眼下出版圈和新闻界的一个话题。挑起这起版本之争的是资深文化记者倪方六撰写的《盗墓史记》。该书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据出版社昨日介绍,在北京书市上,《盗墓史记》特别抢眼,是“热销书”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盗墓史记》封面上一行字很惹眼——“盗墓题材图书终结版”。而据记者调查,在这之前,盗墓类图书的“终结版”已有很多:《活祭》在出版到第三本时,就成了所谓终结版;曾在图书市场上风光一时的《盗墓笔记》把几本书合起来,就有了“1 2终结版”。而诸如《鬼吹灯》一类的盗墓小说,虽然在书上没有自称是终结版,但宣传时也都不服对手,均自称“盗墓老大”。

tujian.org

  出版界:恶意利用版本细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际上,图书的版本之别一直存在。从内容上来说,有“文字版”、“图文版”、“精华本”之别;从字体上来说,有“简体版”、“繁体版”,或“大陆版”、“港台版”之差;从发行对象来说,有“普及版”、“收藏版”的不同;从创作行为来说,有“原创版”、“译文版”之分……北京一位资深出版人士称,图书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是出版物市场细化的表现,而且是出版界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之一。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便称“终结版”。但这种常规现象目前却有被出版界恶意利用的嫌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所谓的“版本之争”不过是一种出版噱头,是出于宣传上的需要。就某一类题材的图书来说,不可能出现什么“终结版”,即便是名家封笔之作,也不一定就是作者写作的全部精华。目前盗墓图书出现的“版本之争”,应该是一种文化假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盗墓史记》:是否属终结版待商榷 tujian.org

  《盗墓史记》是历史类作品,属学术成果;《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则是小说,是文学创作。《盗墓史记》的作者抽丝剥茧,另类读史,记述了从中国古代到现代几千年间内发生的稀奇古怪的盗墓现象,集知识性、趣味性、史料性于一体,是一本比盗墓小说还好看的文化读本。但能不能因为其“有文化”和可读性,就称之“终结版”?还是值得讨论的。

tujian.org

  《盗墓史记》自称盗墓题材图书终结版,可能是从该书的权威性、真实性角度来考虑的,其封面上所谓“比小说更真实,比考古更有趣,比悬疑更刺激”的宣传词,便暴露了这种出版心迹。但两类图书,从性质上说根本就没有多少可比性,虽然《盗墓史记》沾了“盗墓”与“历史”两大类畅销题材图书的光,掀起了一股新的“盗墓热”,但最后恐怕谁也终结不了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活动]五一假期阮次山杭州上海签售
    ·5月3日下午1王立群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书
    ·至上励合人气激增 清新写真即将上市
    ·"网络游艺 人机对话" —《顾群业
    ·新书:《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在别处生活,看一场角度爱情
    ·《约翰·拉贝画传》:他改变了无数人的历史
    ·李承鹏跨界不说球反成文学偶像
    ·易中天马瑞芳"对掐":我就是个出
    ·郝明义:现在只是数字化阅读“新石器时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