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大学生:我们是大学生中的“杂牌军” |
2009-04-30 |
|
“我叫杨云龙,就是《亮剑》里面那个李云龙的云龙,可我不是李云龙。”44岁的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杨云龙快人快语,“怎么介绍我自己呢?其实我就是以前所说的‘暴发户’。”
来自浙江省桐庐县浮桥埠村的杨云龙家中有几千万资产:投资水力发电,还开着一个外装饰公司。他来读书的理由很简单:发财容易守财难。
杨云龙的同学可不在少数。2004年2月,教育部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作为首批参加试点的省级电大,从2004年秋季开始招收农民大学生,到2007年春累计招生3077人。2007年6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又正式启动了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招生人数增加到 2930 人,2008年招生规模达到4233人。
与一般大学生相比,这支庞大的农民大学生队伍有三个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小的20多岁,大的70多岁;上课时间不一样:午饭后,晚饭后是他们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也不一样:主要是在自己家中通过电视课堂学习,有的课程则到学校集中上课。
他们的专业更带着明显的农村特色:既有畜牧、兽医、林业技术、园艺技术和园林技术这样培训技术能手的农类专业,也有农村行政管理、农村经济管理这样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的专业。实际上,这些农民大学生在专业设置上的自主权可要大于正规大学的大学生。
一次,学校开了一门课程,可是学生们认为不实用,就一起找老师,生生把这门课程变成了其他实用的课程。
农民大学生也上一般大学生不上的课程。2007年秋天入学的杨云龙学的是林业技术。他们专门有一门礼仪课程。“都说农民素质差,不学是不行的。”他说。
杨云龙对现在的课本基本满意。“农民实实在在,该学的学,没用的东西让我们学也学不了。我们的课本都是实用技术,没有技术就是空话。”他想起一句名言,“对了,不是有个伟人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这是哪个伟人说的来着?”
可是杨云龙与很多农民大学生一样,有一门不得不学:英语。“农民整天蹲在地里,难道要对着庄稼说英语?我们在地里也不会跟外国人谈生意的。”到现在,他的英语始终没有通过。
开始的时候,杨云龙和很多人一样,都以为这个农民大学生就是走个形式,考试也就是走个过场。到了考试的时候,他才发现动了真章。
与正规的考试一样,一人一张桌子,还分A、B卷,想偷看都没有机会。监考老师告诉他们,你们也犯不着偷看,这次考不过,还有补考的机会。
实际上,一组数字就说明了问题:从2004年秋季浙江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收第一届学生,到2007年春天累计招生3077人,只有305人毕业。
“对我们来说,文凭意义不大,关键是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的。”杨云龙想明白了。
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宣传部部长卢文辉说得明白:“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农民大学生不要求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他们学到的东西一定要实用。”
吴忠美是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城西村的妇女主任,是2007级秋季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她现在学会了熟练地操作电脑,就再也不用一页一页地用手抄村里妇女们计划生育的情况了。她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把这些情况都做在EXCEL里面,查找起来也特别方便。
28 岁的周晓中专毕业后自己办了一个苗圃,他可真尝到了技术不强的苦头:2005年他到北京学习了水培花卉的技术,回家后办了一个苗圃。可是请来的技术工人在营养液配制方面不肯接受科学理念,还是采用过去的“经验主义”:只知道一个桶里要放多少溶液,换成玻璃器皿就不知所措了。结果培植的花卉100%死亡,白白损失了一万多元。
2007年秋季周晓成了浙江电大园艺栽培专业的农民大学生。他盖了一个1万多平方米的大棚,专门养植南方观叶植物,工作中遇到问题随时都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次周晓下决心要攻克化学:“要弄清营养液配置,就必须学明白这门学科。我自己学明白了,才能讲给工人听。”他说。
杨云龙的孩子正在安徽上大学。听说父亲也在读大学,忍不住开玩笑:我们才是正规军,你们是“杂牌军”。
“‘杂牌军’咋了?”杨云龙不爱听孩子这样说。“杂牌归杂牌,但未必不实用。我们也不可能出国,也不可能去城市工作,你们‘正规军’能在农村留得住吗?真正在农村待得住的就是我们这批人。”(本报记者 原春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