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远离就业“寒潮”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做好学生就业“大文章”
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大学生就业也遭遇寒潮。而近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却是另一番忙碌景象:办公室电话应接不暇,大都是用人单位打电话前来咨询参加该学院“招聘活动月”的相关事宜。该学院党委书记吉飞欣慰地说:“功夫在平时,平时做好了就业、创业教育,毕业生自然不愁嫁。” 打好就业工作组合拳 抢占就业市场制高点
近几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率均排在江苏省前列,但为应对就业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具有浓厚忧患意识的该学院“先发制人”,在稳定就业协作单位的同时,把拓展“就业网络”放在了就业工作的首位,打出了专业设置市场化、就业基地建设动态化、梯队化、就业指导全程化等系列“就业工作组合拳”,抢占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制高点。
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该学院根据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人才的缺口,增设了机械类、材料类等相关专业;根据化工类行业将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和产业升级的状况,加大了工业分析与检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专业的建设力度,并在就业时引导学生要到基层、农村去;根据市场需求,该学院还和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了“订单式”教育;每年通过市场调研扩大新的就业实习基地,及时收集市场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达到了“出口”有效引导“入口”。
让学生好就业,让学生就业好,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的重心。有统计结果显示,虽然学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相对较高,但学生跳槽率也较高,为此,该学院对现有的就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后,在确保就业市场“量”的同时,逐步优化企业资源库,使就业资源库“有进有出”,保证了就业市场的“质”。此外,为有效利用就业资源,该学院有针对地按企业规模、性质、发展、福利等将企业分层,形成第一、二、三、四等梯队,在推荐学生时,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企业要求等进行配对推荐,避免了几家单位争抢一名优秀毕业生,而其他同学却在无形中失去诸多就业机会的现象。
职业生涯规划 创业教育 唱响大学生就业主旋律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内,最近有个小“明星”成为同学们津津乐道、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他就是该学院建工系大二学生陈伟。现在他已拥有两项环保购物袋设计的国家发明专利,而由他设计的购物袋也已在许多著名连锁超市进行售卖。“刚入学,学院就指导我们开展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我理顺了头脑中的很多想法,后来,学院又开展创业教育,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陈伟的感激溢于言表。
从2006年开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行“规划学业规划生涯规划未来”等为主题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从新生入学开始,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四个阶段的全程化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并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四个同步进行的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扬长避短,明确成才方向。该学院还推出了“量体裁衣”式的个别辅导服务,鼓励就业工作者将自己熟悉的就业政策、职业测试、自主创业等领域通过“就业114博客”等途径公布出去,“一对一”地解决部分学生的具体问题。
创业创新教育也是该学院的一个传统教育项目,该学院严格规定,每位学生必须修满此创业创新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成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专家人才库、举行创业计划大赛、举办企业家创业讲坛等系列举措,让创业创新教育步步落实到位。
整合就业工作者队伍资源 形成就业工作合力
就业整体工作的推行必须下移到就业工作者,因此,培养素质高、懂就业行情、有开拓意识的学生工作者队伍是重中之重,这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多年就业工作的深刻体会。为此,该学院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了一支包括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在内的得力的就业工作者队伍。
结合就业工作的特殊性,该学院特别注重就业工作队伍主力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通过采取以情留人、以事业留人的措施,提高辅导员的薪酬待遇,鼓励辅导员提升学历,建构畅通的职称评审渠道,规划辅导员成长和发展方案等,种种政策创造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多年来负责该学院思想宣传工作的宣传部部长江庆华说,这一“温暖工程”极大调动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辅导员犹如吃了‘定心丸’,队伍价值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显著增强。”
此外,该学院还通过邀请专家对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就业工作交流会,组织他们考取国家职业指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选派优秀工作者赴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取经”,把就业工作和人员考核挂钩等,有力地提升了队伍的就业工作能力。
该学院院长颜惠庚兴奋地告诉记者,近日,该学院就业工作创下了三个新“高”:截至11月底,该学院2008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6.08%,协议签约率65.07%,总就业率达97.41%,“这些数据就是我们做好学生就业创业大文章的证明。”(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沈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