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客天津人接待震区学生 学习技能盼重建家园 |
2009-04-30 |
|
爱让我们更加坚强 ——记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高级技术学校学习的震区学生
如果没有经历那场天崩地裂的灾难,也许这些少年仍然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在巴蜀大地上生活到老。然而,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们的人生猝不及防地拐了个弯。
来自四川绵竹东汽技校的29名学生,在天津已经生活了几个月。他们要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高级技术学校继续完成学业。他们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对地震灾区开展技工培训援助计划中的首批转移抵津的职业院校学生。
“我大概就是那种问题学生,在四川的时候晚上经常翻墙出去上网,早上再偷偷溜回来。”说这话的少年是如今已担任数控0711班班长的刘杰。
这个眼睁睁看着校园一片狼藉、家乡哀鸿遍野都没有掉过眼泪的男孩,当他第一次走进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高级技术学校宿舍,看到墙上憨态十足的卡通大头娃娃,看到已经装满了热水的暖壶,看到学校为他们准备的一大堆礼物时,鼻子一阵阵发酸。“我真的很感谢这些人,想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学校各部门办公室调整时,刘杰主动带着全班的人义务帮忙。这些孩子为了自己的新“母校”毫不吝啬地挥洒汗水。他们没有忘记自己对家乡的承诺,他们懂得了“重建家园并不是一句口号”,要“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做到”。
侯述杰在欢度佳节的晚会上,带着那段沉重的记忆,走上舞台,未曾开口却已泪眼蒙眬。“我已经记不清那天我一共说了多少次‘谢谢’,但每一次我都满怀真诚。”那天,他哽咽着喊出了“天津人民是最可爱的人”,透过他眼中闪烁的泪光,大家感到了一颗满怀感恩的晶莹之心。
钟建军陪同学去火车站买票,广场上一辆印有红十字标志的流动献血车吸引了他的目光。“当时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很想去献血。”血袋充满了,医生拿出了饼干,可这个腼腆的大男孩一块也没拿,就匆匆回了学校。舍友何凯、敬国埔看到钟建军放在桌上的无偿献血证后,说出了许多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原来,宿舍6个人都献了血。献血证一字排开,每一个鲜红的小本都宛如一颗跃动的心。打开第一页,在家庭住址的那一栏,几个本子上都写着同一个住址: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高级技术学校——“这就是我们的家”。
刚到天津的时候,虽然是暑假,但张凤姜一直在给数控0711班的学生补课。“张老师领着我们和时间赛跑。”这些孩子没有抱怨,相反,很懂事地全力以赴。张凤姜近日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学生们的作业,是张凤姜在补课结束时布置给学生们的一个复杂程度很高的机械装配图。“这是我从教30年见到的最完美的机械装配图。”张凤姜说。
四川班的学生用他们的学习成果给关心他们的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一个交代,他们的理想没有因为灾难而破灭,相反,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艰苦的努力,离他们的理想和目标越来越近,而这也正是他们送给自己的一份贵重礼物。
“真的没什么好讲的。”这是在采访四川班学生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或许是孩子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和他们长久接触后,大家才认识到这句话背后的坚强。假期里,他们顶着酷暑毫无怨言认真地补上了落下的课程;生活上,他们尽可能地节省开支,不给家里增加负担。这些昨天脑中还是只有“自己”和“玩”的男孩,今天却已经开始改变,他们用实际行动来印证他们写在东汽技校网站上的那段话:“震得死生命,震不死精神;震得垮房屋,震不垮我们在危难中凝聚的坚强意志!”有远大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正朝着这个方向不屈不挠地成长。
“四川人耿直开朗、乐观热情,天津人好客善良、豁达幽默,我们兼容两个地方人的优点,以后我们会更出色!”学生们这样说。(■本报记者 张宝敏 张玉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