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嵩绘 张承宪(安徽省芜湖市艺术[YiShu]剧院[JuYuan]董事长): 五年来,芜湖艺术[YiShu]剧院[JuYuan]从“零”资产到现在的千万资产。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国家大力推动的文化体制改革[GaiGe],我们[WoMen]的今天不会这么精彩。 2006年,芜湖市在安徽省率先启动文化体制改革[GaiGe],第一步,落在了演艺文化单位这个盘上。2006年6月6日,芜湖市艺术[YiShu]剧院[JuYuan]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将原来的芜湖市歌舞团、越剧团等6家文化单位整合,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我任董事长。 说是一个公司,事实上却是一个“烂摊子”。6家单位合并后的账面资产几乎为零,剩下的几十箱道具破烂不堪。由于吃大锅饭,工作没有积极性,这六家单位多年竟然没有拿出过一个像样的剧本,全年演出只有30场,是名副其实的“死水塘”。我们[WoMen]的改制就是从这么一个“零”开始起步。 改革[GaiGe]风声一起,激起反对声一片。老员工要求提前退休,希望赶上最后一班“吃皇粮”的末班车,新员工不愿接受方案,我那几平方米的办公室,每天都闹得不可开交。那个时候,即便是我们[WoMen]这些着手改革[GaiGe]的人,也看不清未来的路。 关键时候,政府出台了系列举措。宣传、文化、财政部门先后投资200万元为我们[WoMen]购置了高科技电脑灯、激光灯和先进的音响设备。同时根据省市有关改革[GaiGe]扶持政策,剧院[JuYuan]给年满50岁或工龄满30年的60名演职员办理了提前退休,全部由市财政负担。减轻包袱的我们[WoMen]一方面加紧做好大家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推动全员营销,大家放下过去的身段,积极找活干,并且设立了奖勤罚懒机制。出乎我们[WoMen]的意料,在市场的刺激下,2006年,我们[WoMen]演出场次竟然达到105场,总收入79万元。 试水市场,让我们[WoMen]看到了广大群众对于优秀文艺作品的期许,一批老员工的创作激情复苏了。2007年,剧院[JuYuan]便接连创作了大型音舞诗画情景系列《鸠兹神韵》等原创作品50件。同时,我们[WoMen]还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优秀剧本,打造精品剧目。这一年,在安徽省第八届艺术[YiShu]节上,原创的声乐、舞蹈节目《皖之风,徽之韵》、《铁画魂》等7个节目荣获4金4银2铜省级奖10项,参加演出的员工得奖后激动地围着我,那种源自内心的喜悦让人动容。 抓住这个好势头,我们[WoMen]首先将员工工资提了一级,人均工资达到了2000元左右。2007年,我们[WoMen]剧院[JuYuan]对外演出达到了132场,当年收入129万元。2008年,我们[WoMen]艺术[YiShu]剧院[JuYuan]的创作出现井喷,演出186场,收入231万元;一些提前退休的优秀编剧,也成为了我们[WoMen]的特邀专家。 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芜湖这个小舞台。从2008年开始,我们[WoMen]尝试向外找市场,知悉芜湖市艺术[YiShu]剧院[JuYuan]的外地客户也纷纷找上门来,湖北武汉、辽宁大连、上海市、重庆市……2009年,我们[WoMen]的演出达到213场,收入234万元。这一年,我们[WoMen]员工的工资又涨了,人均达到3000元左右。 更让我们[WoMen]高兴的是,随着改革[GaiGe]的深入,过去只能进不能出的用人机制得到改变。全员聘用,选贤任能。一批年轻的高材生走进我们[WoMen]艺术[YiShu]剧院[JuYuan],带来一股清新的风。2006年—2009年,我们[WoMen]一共招聘40多名新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到40%,今年,还准备扩招一批。5年的时间,“死水塘”成了名副其实的“活水塘”。 5年来,芜湖艺术[YiShu]剧院[JuYuan]从“零”资产到现在的千万资产。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国家大力推动的文化体制改革[GaiGe],我们[WoMen]的今天不会这么精彩。曾经反对改革[GaiGe]的一位员工一次找到我说:“过去是领导推着不愿干,现在是市场引导抢着干。早知道这样,当初真该早点改。” (本报记者 朱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