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山东莱阳
■来京时间:2003年
■职业:种梨能手
大兴区长子营镇昌兴梨园位于北京东南角上,距京城五十来公里。
正是梨花烂漫时节,远远望去,200亩梨园花开似雪似云,宛若仙境。
走进园中,景色更奇:盛放的梨花雪样洁白,“雪”下的红丝带鲜艳如火。密密麻麻的红色丝带,一端拴在地面,一端把向上生长的枝条拽得平伸开去,整个树冠平展若伞。
用绳子拉平树冠为的是改变梨树树形,只是从未见人舍得用红丝带。梨园的老板孙升笑着说:“就是图个好看、吉利。”
孙升,中国著名的梨乡——山东莱阳人,不远千里到北京经营梨园,成就了京郊“梨王”的名号。
黑黝黝的面庞,一身粗布工作服,看上去孙升与一般农民并无二样,却有着一般农民不具备的“审美情趣”——用红丝带代替一般的塑料绳,好看是好看,成本可要翻上几倍,谁舍得?
孙升舍得。他说这也不是为了自己看,是给游客看的。“发展观光采摘,就得明白游客的喜好。”孙升说。他的心里有一个精明的“小算盘”:谁看到这样的梨园景色都会印象深刻,将来梨子成熟了,还怕没人来采摘?红丝带的钱不是白花的。
这种“情趣”可能来自孙升的“非农业”出身。孙升原在山东莱阳宾馆工作,算个“白领”,是果树的“门外汉”。他说自己来北京种梨是“被迫的”。
他有个大哥孙明,是当地有名的种梨能手,高级农艺师。昌兴梨园原本就是孙明承包的。但懂技术却未必会经营,100多亩果园的管理让孙明感到力不从心。他给弟弟打电话,把孙升搬来救急。孙升来到这个梨园,不但学会了哥哥种梨的绝活,还把整个果园扩大到200亩,经营得风生水起。
孙升经营这片果园不过五六年,园子里的梨树却多有十几年树龄。不过树龄只能从粗粗的主干上看出来。主干在半人高处被锯断,茬口现在仍然分明。新生的枝桠四下伸展。
“这可不是原来的梨树了。”孙升说。他到梨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树。这连园子里的工人都觉得很是奇怪。长子营镇梨园员工张新至今记忆犹新:“把这树都给锯秃了,多好的树都给砍了。”
慢慢的,大家才知道,孙升砍树是为了搞品种改良,在老树桩上嫁接新品种的枝条。一百多亩的梨园,5000多棵梨树,每棵树接上30个枝条,品种一下子增加到30多个,来年就能结果。
“白领”出身的孙升那时才开始真正学着种梨。学得晚,起步却很高。不但有哥哥这样的高级农艺师做高参,还有大兴区聘请的韩国专家作指导。
梨园的地里不施化肥了,改施有机肥,使用家禽粪便和粮食进行发酵来给梨树提供养分。他还将泡过辣椒的酒当成营养液往叶面上喷……
梨园林间的空地上,一丛丛的小草刚刚冒头。该除草了,园子里的工人却任其生长。“这不是杂草,是我们自己种的。”孙升解释。原来,这些草是豆科类植物,可以为土地增加氮肥,是天然的绿色肥料。
孙升说,这片园子从他接手就按照有机果品的标准来种植。有机果品售价高,但是投入也大,如果不是靠着北京这样的大市场,还真是不易发展。
2006年,孙升参加梨王擂台赛,凭借一颗3斤1两的新品种满丰梨一举夺魁。连裁判都惊叹,这种梨居然能长这么大?
自打得奖后,来梨园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有时一天能来上两三百人,孙升的观光采摘生意越发红火。
“梨王”的名气不仅带火了孙升的梨园,连周边的梨园也跟着红火起来。孙升对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全都传授给乡亲。哥哥传授的、自己琢磨的“秘方”也从不保密,就连转售给别人的有机农药,也全部是原价进、原价出。
对“梨王”的名号,孙升也不独享。他说:“都叫俺‘山东梨王’,其实俺这个‘梨王’可是地地道道北京产。”所以,他把“梨王”的利益和周边的果农共享,有人找孙升大批量买梨,他就把客户介绍给周边果园。“梨王”一句话,可能就把梨价提上去几成。但孙升有个原则始终不破:必须是按照他的有机标准种植的果园。
孙升联合周边100来户果农,成立了果品产销协会,带着大家一块闯市场。他说:“有机果品是发展方向,但没有北京这样的大市场,没有大兴成规模的梨产业,单个的昌兴梨园做不成,果农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大发展。”
这个“山东梨王”,现在却成了京郊果农的一个领头人。
本报记者 董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