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居民用户水价调整听证会举行,对单一制调价和阶梯式累进制调价两种方案,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听证。上海市7年未动的居民用水价格或将大幅上调,上调幅度最高可能超过50%。
据介绍,2008年度上海市供排水企业合计亏损4.6亿元。这次调整水价,将有利于解决供排水企业亏损问题,促进供排水企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水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商言商,企业是要赢利的。在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供水企业盼望涨价的急切心情不难理解。特别是去年水利部副部长关于提高水价的高调表态,更是搅动了供水企业的“春心”。供水企业也为涨价找了不少理由。比如,企业长期亏损,可能导致为市民提供的水质和服务质量降低。单纯从市场的角度判断,供水企业的说法有些道理:企业亏损,如果不让提价,只有降低服务品质了。
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看,上海作为缺水型城市,调整水价无可厚非。但是水价是否非涨不可,或者说需要大幅调整呢?在笔者看来,面对亏损,供水企业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内部挖掘潜力,而不是想着涨价转嫁矛盾。众所周知,城市供水企业属于具有天然垄断属性的公共服务行业,带有一定的公共性,其首要目标并非赢利,不能简单地以市场眼光来衡量水产品的价格,还应为消费者算细账,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让公共产品价格与普通消费者收入接轨。何况,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还原公共产品公益本质,正在成为政府与社会的共识,经济大环境也不景气,供水企业嚷嚷涨价显得不合时宜。
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供水企业在列举涨价理由的时候,除了谈客观困难外,为何绝口不提这份内部福利呢?也许供水企业不服气:这种内部福利政策是好多行业的“潜规则”,并非供水企业的专利。比如,铁路职工两元钱可以买到深圳到北京的卧铺票,电力职工享受福利电,电信职工打电话优惠,煤气公司免费用气,医院职工看病免挂号费,公交职工免费坐车,等等。凭什么其他行业享受“垄断福利”,供水企业就不行?
表面上看,免费用水这点“内部福利”也没有多少钱,但那么多的水务职工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而且这种内部福利是建立在公共资源垄断的基础上,把职工非公务支出列入运营成本,容易引起消费者反感。由于操作程序不透明,消费者与供水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也会给他们留下怀疑空间。因此,供水企业如果先内部挖潜,在清理垄断福利的基础上,再谈涨价,质疑声音恐怕要小得多。
而且水产品如何涨价,听证是不可或缺的程序。当然,上海也为此举行了听证会,从听证会代表构成来看,上海此次居民用水调价共有21人参加,其中10人是普通市民,可以看出,有关方面有意听取群众意见。
笔者认为,除了消费者代表人数达标以外,关键要注重听取代表的不同意见。听证主导者一方面要严格测算并公开供水成本,看看供水企业到底是“真亏”还是“哭穷”,让消费者心中有一本明白账。听证程序及听证结果,也应体现公平公正,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事实上,在听证过程中,不少市民代表都表达了企业经济压力不该由消费者分担的心声,普遍认为水价调整幅度不宜过大。
总之,供水企业具有特殊垄断属性,特别是城市供水以地域分界,消费者根本没有选择余地。一方面供水企业要坚持内部消化亏损压力,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政府要体现责任担当。不能把城市供水放手交给市场博弈,轻易满足供水企业的涨价要求,让水价大幅上涨影响民生。在供水企业确实亏损的情况下,政府应考虑给予供水企业适当政策倾斜,避免因供水企业亏损影响其积极性。(胡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