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为什么报料者总是首选网络社区
2009-05-12
  一些网络社区或许至今都没想到,十年前他们倡导大型网络社交平台的“虚拟功能”,在现实中已演变成民间舆情的集散地。且这些“民间报料热线”的功能,在不大不小的媒体圈里,已被认为远远超出央视《焦点访谈》以往引发的“排长队告状”的门庭若市。一些读者特别是来自底层的弱势人群,更愿意把自己的冤屈和诉求写在网络社区的论坛上,以唤起更多舆论关注和行政、司法解决。

  报料者之所以更愿意把自己的冤屈和诉求首发于网络社区,除了点击率高、传播快、关注度强、容易引起跟帖共鸣等诸多技术性因素外,和近期一些热点新闻都源于网络社区不无关系。如“西丰县委书记派人进京抓记者”、罗彩霞“顶替门”等新闻的线索都是由网友首发于网络社区,然后再由传统媒体跟进采访、见报,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于是,民众渐渐认为这个民间舆情通道“很亲民,很好使”。


  然而,网络社区渐成传媒界的“全国选题库”,真值得那些申冤无门的草根们欢呼么?网络社区真有激发传媒“包青天”干预恶势力的功能?抑或像圈内人所说,是“中国民间舆情了望台”?我看还没有到拍手称快的时候,这一现象也暴露了我国舆情通道和传媒业自身的一些真空。

  我们的新闻发布制度中那种“只发不收”的功能是不是要尽快改变?是不是地方信访部门还没有架起口径更大、胸怀更宽的舆情通道,让报料者还无法找到“说自己话,解决自己事”的地方?此外,一些传统媒体可能仍在“守着电话等报料”,缺乏接纳来自民间诉求的更先进手段,以至于让网络“受理”先行一步。

  不能对这一现象过早叫好,还另有其因:媒体从业者也不可能以私家侦探的方式,去甄别那些新闻线索的真伪。更需审慎的是,在网络社区那种茶馆式的发帖中寻找新闻线索,本身也存在诸多难以估量的法律风险。一旦我们一味追求网络搜索的功能效应,很可能陷入另一种新闻人可能有的愤怒情结,在关于新闻线索的“第一争抢”中失去中间人立场。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作出这样一种判断:网络社区的报料影响力超过《焦点访谈》,在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读者找到了那种在“诉求低成本”面前的“渠道”成功,而不是简单的技术胜利。我们切不可高估此种力量,因为解决那些来自底层的冤屈和诉求更需司法公正、行政清明。而真正做到民间诉求不被长期积压,更需要来自我们社会机制的疏通和免疫能力。

  多年前,笔者当实习记者时,一位老记者说,新闻的策源地和选题库永远在民间,在那些问题真正得到反馈和解决的终点。此话现在恐怕都不过时。
 相关链接
·上海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超29亿元
·图表:“压岁钱”的来历
·青藏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举行敲钟仪式庆祝中国龙年春节
·第28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完成任务并启程返回中山站
·中国南车中低速磁浮列车下线
·重庆:新春伊始求职忙
·广西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新年祈福
·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天气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 福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