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朱国亮、刘晓莉)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不仅是中国各大传媒共同报道的“头条新闻”,也成为中国传媒尝试以多媒体形态全方位与受众互动的重要“媒介事件”。
到12日16时许,中国知名社会网站开心网“寄语汶川·激励重建”专题网页上,网民的寄语已达50多万条,而达到这一数字仅用了30多个小时。新华社音视频部与开心网合作推出的这一网页,提供了关于汶川地震周年的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丰富报道,同时,借助这一平台,与网民形成了互动交流格局。
除了新华社之外,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电视台、报纸、广播、网站等也都以汶川周年报道为舞台,积极寻求通过多媒体的报道,并借助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电话热线等形式与受众互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说,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传媒对重大事件以多媒体形态进行报道并与受众互动已成为一种大趋势,这可以带来更多的“原生态”的舆论。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和今年汶川地震周年的报道中,这一趋势已表现得很明显。
新华社与开心网此次推出的“寄语汶川·激励重建”网页,有两大主要内容:一个是新华社提供的声影以及文字报道,有回顾,也有最新动态;另一个就是网络寄语,被放在了网页最显著位置。除了给灾区的寄语外,网民还可对新华社的每一篇文字报道、每一张图片、每一段音视频进行回应、评论。
10位亲人遇难的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有“中国最坚强的警察”之称,新华社记者肖春飞为她拍摄的侧影照片,被收入“寄语汶川·激励重建”网页《最可爱的人》专辑,网友留言近百条。网友季洪明这样写道:“一个平凡人的名字,如果没有那场灾难,也许你仍是平凡人。但是,灾难来了,你挺身而出……风,吹乱的是你的发丝;风,永吹不乱你的信念……”
新华社记者陶明拍摄的陕西宁强灾区8岁小女孩魏玉洁的微笑照片,感动和激励了无数读者,出现在中国多家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赈灾晚会上。这张照片也令开心网网友触景生情,纷纷留言回应。“看着这张照片,去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后所经历的一切一一闪现,泪眼婆娑。黑色的记忆,永远的痛。”网民“冷香”说。
“这些诗一样的留言,相信是沉淀后的感悟,也是新触发起的情思。”新华社副总编辑兼音视频部主任吴锦才说。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报道中,新华社不仅图文并茂,还首次尝试通过电视、手机、网络等多种媒介进行直播,并高度重视通过多种媒介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吴锦才认为,开心网的实名化制度、白领阶层为主的用户结构,是定向传播新闻并与受众形成互动的优势渠道。新华社音视频部为开心网提供了新华社记者在抗震中写下、拍下的大量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还有新制作的电视片《汶川记忆》《记者口述·图话这一年》等,希望能通过一幅幅具体的图景、一帧帧生动的画面、一声声质朴的原音,扣动人们的心弦,与新闻报道形成互动。
中国传媒在汶川地震周年报道中对“多媒体”和“互动”的探索,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这些天,丰富的文字、图片、电视报道拉近了我们和灾区的距离,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灾区的脉动,许多朋友还通过寄语、网上祭奠等形式纪念地震中逝去的人们,”北京一家公司的职员文雅说,“媒体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
中央电视台在5月12日直播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的同时,也通过网络与网民展开了互动,专门设立了“网民寄语”网页,滚动播发网民关于汶川地震周年纪念的言论、寄语。
在汶川地震周年报道中,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人民网也组织了卫星直播车进驻灾区进行视频报道,并将网民的“热议”链接放在了首页最显著的位置。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评论说,从媒介传播的角度看,中国传媒对汶川地震周年的报道充分反映了多媒体的优势——时效更快,互动更强,反应也更加迅速。这是中国传媒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肯定的趋势。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