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更加有效地预防司法腐败
2009-06-18
  有位哲人说:普通民众犯罪,污染的是水流,而执法者犯罪,污染的则是水源。司法腐败不但亵渎了神圣的法律,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而且放纵了犯罪,使国家和社会蒙受巨大损失。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原院长郭生贵受贿、贪污案,促使人们思考一个现实而严肃的问题:如何更加有效地预防司法腐败?

  预防司法腐败,首先要加强司法部门的廉政建设。近年来,各级司法部门大力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广大司法干警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抵御诱惑、侵蚀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各种消极因素对司法队伍的影响和侵蚀仍然较为严重,少数司法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仍有发生,特别是极少数领导干部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腐化堕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后果。为此,司法部门在廉政建设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联系司法工作实际、干警思想实际、办案工作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才能取得实际效果。让司法公开成为常态。将裁判文书等在网上公开,既可以提高司法透明度,起到监督、示范、警示和普法教育作用,也是对普通百姓司法知情权的尊重和满足。作为执法公开的重要平台,各级司法机关正在加快推行网上办案,积极推广办案全程录音、录像等信息化办案的监督措施。目前,有关主管部门已作出明确规定,凡不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当事人隐私的判决、裁定,一律对外公布,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使当事人和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这就从根本上减少了司法腐败现象的产生。

  增强司法制度的可操作性。细化法律条文,加强个案的司法解释工作,控制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是防止滥用司法权的有效方法。根据中央部署,下一阶段,在深入调研、沟通,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将及时制定出台相关问题的司法解释或执法指导性意见,细化法律适用的标准和条件,最大限度压缩弹性执法空间,约束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尤其是将特别规范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执法活动,把执法规范化建设贯穿于执法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一个执法岗位。这些做法是建立和完善司法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措施。

  强化规定执行的刚性约束力。当前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少数法官在“请托说情之风”的影响下,利用职权办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为此,2009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规范法院工作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五个严禁”,即:严禁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严禁违反规定与律师进行不正当交往;严禁插手过问他人办理的案件;严禁在委托评估、拍卖等活动中徇私舞弊;严禁泄露审判工作秘密。按照规定,凡违反“五个严禁”的,不仅要依纪依法追究纪律责任直至刑事责任,从事审判、执行工作的,还要一律调离审判、执行岗位。为了增强“五个严禁”的执行力,最高人民法院在颁布规定的同时,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司法干警的监督,是加强司法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的直接、有效做法。

  除此之外,改变大众内心深处的重人情、重关系的传统理念,也是根治司法腐败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的陈腐观念,驱使一些人的行事选择不是按程序、法律进行,而是一味地“求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滥权者的扭曲心理。对此,除了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用行动取信于民外,还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廉洁文化、法治文化的宣传教育,彻底铲除司法腐败滋生的土壤。

  法律乃天下之公器,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废法行事。有效预防司法腐败,既需要司法部门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司法体制改革,也需要全体民众积极监督,并身体力行地维护司法秩序公正运行。(来源:《中国监察》杂志)
 相关链接
·南京玄武湖国庆换新装迎八方客
·西康铁路复线首座桥梁成功架通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迎来第5000万名游客
·武汉铁路今日迎来客流高峰
·北京怀柔:国庆佳节忙秋收
·“纳沙”影响南宁趋于结束
·中国航天专家在国际宇航联大会上获两项大奖
·客运值班员 假日更忙碌
·坚守急救 我工作我快乐
·湖北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摄影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 福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