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推进睦邻友好 建设和谐周边
2009-07-29
  7月2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做客新华网,就中日关系和周边外交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新华网 张龙 摄  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断发展,利益融合日益加深。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睦邻友好,建设和谐周边,面临重要机遇。  崔天凯说,中国的周边外交呈现出“睦邻友好、合作共赢”良好局面。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理上山水相连,历史上密切交往。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共同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都在扩展和加深。  他说,中国历来重视周边外交,把周边工作放在中国外交的首要地位。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与周边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区域合作不断迈向更高层次。  睦邻友好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重要指针。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逐步加深,经济合作日益深化,共同利益不断扩大。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努力构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作为驻日本大使,崔天凯特别提到日本是周边重要国家,发展中日关系对稳定和改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他说,过去几年,中日关系实现转圜并走上健康稳定发展轨道。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访问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合作的新阶段。  在亚洲区域合作方面,崔天凯说,加强亚洲区域合作是周边国家的共同需要,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合作加快发展。  据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将设立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启动,三方合作打开新的局面。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亚洲区域合作化“危”为“机”,实现新的突破。为共同应对危机,东盟与中日韩将于年内建立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中国将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100亿美元信贷支持。  崔天凯说,在看到形势总体向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周边地区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安全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些现象虽不代表周边形势的主流,但其现实影响和潜在危害值得重视。  中国外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顺应时代变化,创新战略思维,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崔天凯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周边。   崔天凯详尽阐述了和谐周边的深厚内涵:  ——坚持睦邻友好,增进战略互信。和谐首先要从睦邻做起。中国愿通过高层往来和战略对话,推心置腹,增信释疑,同周边各国建立和深化真正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好周边地区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  ——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在发展问题上,中国秉持“兼善天下”的信念。“我们愿与周边国家深化区域合作,构建共同市场,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振兴亚洲,使亚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中国周边是世界上唯一存在冷战残余的地区。他建议各方应顺应潮流,彻底摒弃冷战思维,真正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在此基础上创设多边安全机制,实现各国普遍享有的共同安全。  ——坚持包容精神,共倡和谐文化。周边各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上的差异不应成为交流的障碍,而应成为合作的动力。各国应通过深入持久的文明对话,尊重差异性,发掘互补性,使各种文化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相关链接
    ·全国一个月查处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115.
    ·盘点:毛泽东处死七名贪官
    ·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有强降水 西北华北多
    ·降低房价,首先要降低商品房开发成本
    ·若回避成本阶梯式水价就只是口号
    ·水价是高还是低? 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水价成
    ·毕业生就业率99%的背后
    ·王荣上任一个半月 接受外媒采访:既感到荣
    ·传燃油附加费最快本周复征 民航局称没有时
    ·孙伟铭醉驾害人该不该被判死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