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丹江口“三抓三不放”突出整改成效 |
2009-07-29 |
|
人民网武汉7月28日电(记者田豆豆通讯员周玉娟、谢来均)7月以来,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经济、民生等诸方面喜事不断:7月16日,投资4亿元的农夫山泉二期供水工程开工;7月21日,总投资1.2亿元,日处理污水4.5万吨的城区污水处理厂试通水成功;7月24日,城区10个公厕改造接近尾声,720套廉租住房建设如火如荼……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丹江口市以实际行动,用实际成果取信于民,突出活动整改成效。
抓新不放旧,扎实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是丹江口市这次整改的重点内容之一。6月25日,均州路泰山庙社区李延荣紧绷多日的脸终于笑了,她没想到,因为低保的事,在信访局反映之后,仅仅一个星期,民政局、办事处等部门就“找”上门来,不到一个月,就给她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复。该市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满不满意放在首位,下好全市信访维稳这盘棋,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以来,从加强建立市、镇、村、组四级信访网络入手,对全市120个单位“一把手”调整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坚持加强领导,夯实基层源头调处机制,确保矛盾在一线解决、在萌芽消失。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采取抓“堵”不放“疏”,抓“内”不放“外”相结合的方法,一边解决新问题,一边化解旧矛盾,做到抓“新”不放“旧”。王贵昌是丁家营镇铜架山村人,王的爱人是丁家营镇铜架山村原村干部,于1996年逝世,其爱人待遇早已按规定全部兑现,但王贵昌一直认为不够,不断上访,市、镇领导多次调解,其还是四处上访。考虑到其年龄大、生活困难等特殊性,市镇多次给他做工作,并从生活上对他进行帮助,使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现在,王贵昌不再上访了。据统计,上半年,共化解各类纠纷75件,防止矛盾激化19件,初信初访一次性结案率达到了95.8%。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抓大不放小,是丹江口市在今年金融危机的寒流中,统筹经济与民生建设,做到大企业与小企业共发展、大项目与小项目齐发力,确保了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35亿元,同比增长8.0%;财政总收入完成4.1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近2.22亿元,增长41.1%。
该市抢抓南水北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脱贫奔小康试点等机遇,该市积极争取丹土高等级公路、丹西铁路立项,破解公路、铁路交通瓶颈,打通环库交通路线。定位经济发展格局,工业上,突出“一区四园”地位,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冶金、汽车零部件、医药化工和高新技术“四大一新”支柱产业,力争五年后,骨干企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农业上,发展以深加工为龙头企业的柑橘产业、生态渔业,打造“武当柑橘”、“丹江口翘嘴白”等知名品牌;旅游上,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以武当山、小太平洋一山一水为轴心,多个环库景点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同时,以办好“十件实事”,积极抓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目前,该市已投资648万元解决了14个村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筹资500万元启动了宾桥片区(84套)和新港片区(636套)的廉租住房工程建设;投资700多万元对市一医院、市中医院和三个林区卫生院进行了改建,新建10个村级卫生室;完成农村低保扩面3800人,440户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抓近不放远,对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机制和体制问题进行创新,切实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执行力。该市坚持做到结合整改事项,把整改期限分明确近期、年底、长期三个阶段,近期能改的立说立改,长期改的紧盯不放,定期汇报进度和效果。
24日,该市对市委常委会29项整改内容,向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进行了集中公开交办。这29个整改事项包括机关作风建设、近期重点工程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等具体内容。
对整改活动,该市建立并推行了分工负责制、公开承诺制、定期汇报制、整改销号制和整改落实制。将任务目标细化到具体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限定整改时限,并通过新闻媒体和单位公开栏向全市人民公开。
结合整改,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全市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实施末位倒排制,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5月底,市委、市政府在对前4个月招商引资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排名后,对倒数后三位的部门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在全市引起了极大震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