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和方志敏,一个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一个是共产党的革命先驱。他们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年轻时他们曾是同乡并结为好友。黄维晚年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曾经回到老家江西,在方志敏烈士墓前祭悼亡友,深为自己未能像方志敏烈士一样报国为民而痛悔不已。
校园巧遇知己
黄维1904年2月13日出生于江西省贵溪县盛源乡黄家村的一户富贵人家。1918年14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五年制的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学不久,黄维在校园里遇上了同是来自赣东北的老乡、后来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重要领导人的方志敏,二人一见而成知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方志敏比黄维长4岁。对初次远离家乡的黄维,方志敏像亲哥哥一样,对其照顾有加。通过交往,黄维感到这位同乡学长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谈吐不凡。闲暇之时,黄维很喜欢到方志敏宿舍请教。黄维头脑中朦朦胧胧的理性思维和浅层次的民族观念,都是从方志敏处得到启发后才逐渐清晰起来的。
有一天,黄维在方志敏宿舍里看到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立刻为书中的新思想所吸引。他急切地问道:“你怎么有这么多好书呢?这种书许可看吗?”方志敏听了,微微一笑:“这不算什么,先生们也开导我们要多学多看的。现在,学校里有这些书的人不少,你想看就拿去看吧!”在这些书刊中,黄维听到了打倒军阀列强、引导被压迫民族斗争求解放的呼声,他深深地感到震撼。他找到方志敏,热切地想知道对方毕业后准备向何处去。方志敏回答:“投笔从戎,到广州找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跟着他一定能够救国救民,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这番豪言壮语,深深地打动了黄维,使黄维对方志敏更加敬佩。他期望日后能与方志敏一起远赴广东,去干一番事业。
但是,黄维没有想到,方志敏毕业后并没有去广州找孙先生,方志敏对外只称回南昌工作,实则秘密回到自己的家乡弋阳横峰,在那里燃起了农民运动的火种,亲自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1] [2] [3] [4]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