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拒绝过度包装不能光靠法律
2009-07-29

近日,在搜狐绿色频道主办的“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的论坛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381人中,有55%的受访者表示,包装的精美与否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

不过,有意思的是,所有受访者都不愿意支付超过商品价值20%的精美包装的费用,这个数字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的规定差距不大。这部目前仍处于调研阶段的法规明确,商品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的15%。

“品食不如品器”的送礼文化

“假如我是送盒饭的,一般是10块一份。有的客户就定50块的给领导吃,里面装的其实还是同样的肉和菜,区别就在包装上。”北京凯发环保科技咨询中心销售部经理温喆吉说。

温喆吉说,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业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品食不如品器”,不管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只要包装好就能增加价值,就能卖个好价钱。

“过度包装追求奢华,助长了不太正确的消费心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法规司法规一处处长李明刚表示,这不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还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额外增加的包装费同样需要消费者买单。有专家指出,过度包装可谓是一种社会性疾病,不光在企业身上发作,也积存于许多消费者的心里。

过度包装的背后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理性及非理性的双重博弈,而这种博弈的关键点在于,商品因为过度包装而发生了价值变异,在实用价值之外,它还被附着了交际(易)价值,从而成为了另一种形态——礼品。

礼品能够体现送礼者的“心意”和“面子”,消费者看中的正是它的“符号价值”,相反,物品的实用价值反而仅仅成为这些功能的载体。

  治理过度包装,执法难度大

根据国家标准委制定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过度”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包装层数3层以下、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

然而,执法难度大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全国一个月查处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115.
    ·盘点:毛泽东处死七名贪官
    ·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有强降水 西北华北多
    ·降低房价,首先要降低商品房开发成本
    ·若回避成本阶梯式水价就只是口号
    ·水价是高还是低? 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水价成
    ·毕业生就业率99%的背后
    ·王荣上任一个半月 接受外媒采访:既感到荣
    ·传燃油附加费最快本周复征 民航局称没有时
    ·孙伟铭醉驾害人该不该被判死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