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胡锦涛在云南考察强调要化危为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育部发言人:"被就业"只是个别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许宗衡和王华元被免各自省人大代表职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荣上任一个半月:既感到荣幸也有压力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亲历者讲汶川彻底关大桥被巨石砸断经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铁路公检法转制工作终于有动作啦!这种权力回归是实现政企分离、理顺企业与公权关系的重要举措,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因为,公检法是国家的公器,本不该成为某个行业或企业的“家丁”。

建国初期,考虑到铁路是国家大动脉、铁路运输跨区域、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等因素,特别是当时政企不分、由国家办企业,铁道部代表国家对本系统实行全面治理,于是参照前苏联模式建立了铁路司法系统。1982年,又自上而下建立了三级铁路运输法院和铁路运输检察院。当时理论界就有人质疑,认为在铁路建立这样一套司法系统很不严肃,但时值“严打”,铁路作为治安重灾区需要重点整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企分离势在必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权、私权各自归位,从而保障公权力的依法行使,彻底摆脱对企业的经济依附关系。

其实,司法机关是社会公器,它传统上就应当是国家的,而不能是行业和企业的。只有司法机关是国家的、吃“皇粮”而不吃“杂粮”,才能保证其站在国家立场上,遵从法律的统一规定来行使司法权,才能对企业、组织和公民个人一视同仁。而司法机关一旦为某个利益集团所供养和控制,必然影响其中立立场。毕竟,企业司法机关的人事任免、劳保福利、财政经费等直接影响司法机关组成及工作人员升迁、待遇的事项均由企业掌握,岂能不首先为企业利益考虑?

即使企业司法机关的人员都有包青天那样的铁面无私作风,但从现代法治的程序正当性上看,它也缺乏公信力。我国铁路公检法系统是最典型的企业办司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随着法治不断推进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这种质疑近年尤甚,已严重影响铁路公检法系统的社会公信力。

从2005年到2009年,在全国“两会”上,先后有多位省级法院和检察院的高官领衔,共有数百位代表签名,建议尽快理顺铁路、林业、农垦等部门和企业法院的管理体制,建议取消铁路运输等专门法院,甚至建议立法禁止在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法院、检察院。将铁路运输司法机关隶属于行政权之下,附设于铁路运输企业之中,明显与法院“独立审判”和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等原则相违背。司法人员的企业编制、企业拨付经费违反公平原则,导致“儿子审老子”的司法怪象,违背现代法治精神。

让“企业司法”回归“国家司法”。铁路公检法系统转制划归地方是一个重要开端,希望其他相关行业和系统也能尽快实现转制,让司法权彻底回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铁路公检法转制终结企业办司法
2009-07-29

国家公务员局、铁道部在京联合召开铁路公安民警公务员过渡工作会议,对铁路公安民警公务员过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同时,一些地方的铁路公安机关已开始着手转制准备工作,干警也在复习以迎接转制公务员考试。据称,此次转制不仅涉及铁路公安,铁路检察院、铁路法院也都列入了转制范围。

     相关链接
    ·全国一个月查处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115.
    ·盘点:毛泽东处死七名贪官
    ·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有强降水 西北华北多
    ·降低房价,首先要降低商品房开发成本
    ·若回避成本阶梯式水价就只是口号
    ·水价是高还是低? 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水价成
    ·毕业生就业率99%的背后
    ·王荣上任一个半月 接受外媒采访:既感到荣
    ·传燃油附加费最快本周复征 民航局称没有时
    ·孙伟铭醉驾害人该不该被判死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