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度下降 收入和压力是主因 |
2009-07-30 |
|
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是在有关人力资源的研究中频频被提到的词。虽然简简单单几个字,却与一个职业最大的优势和潜藏的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科技工作,这个在普通人眼中拥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和很强职业吸引力的工作,其从业者的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又如何呢? 数据回放 青年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度应引起重视 7月10日,中国科协发布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队伍总体稳定,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较高。近半数(48.7%)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不到一成。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的话,30.3%的科技工作者最愿意从事的仍是目前的职业,加上选择大学教师(10.5%)、工程师(7.6%)、医生(4.5%)和科学家(3.2%)等科技相关职业的人,选择科技工作作为理想职业的人仍在半数以上。在可能选择的其他职业中,选择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15.3%)和官员/公务员(14.3%)的比例最高。调查发现,75.2%的科技工作者自工作以来一直在本单位工作,仅23.8%换过工作,职业流动率低于2003年调查时的34.4%。从流动意愿看,32%的科技工作者有职业流动意向。报告特别提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度下降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一线声音 “不一定”会一直从事科研事业 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怎样看待自己从事的工作呢?他们会将其作为毕生的职业吗? 小安是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进入目前的专业领域已超过十年。虽然从小就想做一名科学家,但在回答是否会一直从事科研事业这个问题时,却出人意料地说:“不一定。”“如果一项事业让你看不到希望,为什么要一直身陷其中呢?如果你总是看到论资排辈,看到正在扛起科研大旗的人只关心自己狭窄的领域,看到一个学科内不同研究方向的人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你还会死心塌地地喜欢这个职业吗?” 而在武汉某航天企业工作的小徐则坦言工作比较具有挑战性,精神压力比较大,虽然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不止一次感觉到年轻人的想法常常被权威压抑。“身边的同事也有背着单位考公务员或者另谋高就的,对我来说,武汉这个城市也不是那么有吸引力。” 原因分析 收入、发展前景和工作压力是最重要因素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是负责组织这次调查的部门,该部调查研究处处长张小梅介绍,科技工作者想更换职业和工作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工作收入待遇差(51.8%),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41.4%),工作压力大(33.5%)。其他次要原因依次是缺乏成就感(31.5%)、工作太辛苦(27.6%)、工作枯燥(22.7%)、住房问题(21.5%)、不能发挥专业特长(17.4%)、工作设施条件差(14.3%)、职称问题(8.9%)、家庭问题(7.7%)、单位人际关系紧张(6.2%)、工作不稳定(4.0%)等。根据调查显示,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的平均收入(33654元)比35岁以上者(43638元)低近万元。 不同职业科技工作者想更换职业的原因存在差异 调查发现,农技推广人员想换工作或职业的原因是收入待遇差,这一因素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工程技术人员想换工作或职业的原因主要考虑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在各职业类型中最高,同时因为“缺乏成就感”想流动的比例也较其他群体高。 卫生技术人员想换工作或职业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和“工作太辛苦”,在各职业类型中比例最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