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抗战”能否走出“越治越超”怪圈? |
2009-07-30 |
|
新华网太原7月29日电 题:“8年抗战”能否走出“越治越超”怪圈?
新华社记者吕晓宇、林红梅
全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现场会日前在太原召开。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运输大省,也曾经是“超载大省”,从2007年开展新一轮治超以来,公路超限超载率由8%至11%下降到0.2%。交通运输部把全国治超会议放在山西,其用意不言自明。
但仅山西而言,就进行过“多轮”治超,每次都“无功而返”。这次治超能否走出“越治越超”的怪圈?
“行政”在与“市场”的博弈中屡败屡战
|
胡锦涛在云南考察强调要化危为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产阶层:稳定中国社会重塑"中国性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许宗衡和王华元被免各自省人大代表职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荣上任一个半月:既感到荣幸也有压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精神"筑起抗御金融危机的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超载是利益群体对公共产品的过度使用,当公共产品被严重损害后,政府就应当出手进行管理。”山西省交通厅副厅长张志川这样解释治超。交通运输部一位负责人认为,超载是市场行为,而治超是政府行为。
山西既承担着本省煤焦公路外运的压力,陕西、内蒙古的大批运煤车也要通过山西运往东部。山西饱受超载之痛,仅2007年就有3座桥梁被超载车压塌,其中太原市郊的一座桥梁被一辆车货总重180吨、相当于三节火车皮的卡车压垮。超载每年给山西造成的路损达10亿元,货车超限超载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矿难还要多。
山西从2000年就开始进行过多轮治超,但一轮又一轮的治超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超载更加猖獗。“以往的治超成果只能维持三五个月,最多不超过半年。”山西省治超办主任李顺通说。
在这“行政”与“市场”的博弈中,“行政”屡败屡战。群众说,超载不但没有被治住,一些治超机构和执法人员却成了治超的最大受益者,治超点成了“收费站”,治超成了“财源”。群众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了置疑。
[1] [2]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