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要考试,也要加分
2009-07-30
  任何一个国家在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时,都会采取多种政策的组合,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唯一的,不是只有考试,或者只有加分。

一张试卷能反映出的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而且实际上高考考的是记忆的知识,考察的是考生死记硬背的能力,显然与我们对人才的要求差距很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考加分的项目,一开始不多,而且这项政策的目的本身,并不是将高考加分变为一种特权,而是为了通过加分更好地分配高等教育的机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来看,人们认为高考加分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漏洞。但其实,这些漏洞并不一定是加分制度本身的漏洞,比如重庆31名考生涉嫌改民族成分,他们钻的就不是考试制度的漏洞,而是我们国家行政管理、户籍制度的漏洞,我想这是全社会的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不是易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考加分制度,并非我国独有,实际上,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加分政策,例如美国曾数次出台相关法案,规定退伍军人在高校招生时是可以优先录取的,德国对退伍军人也有类似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加分由弥补某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变成了某些人谋取特权的手段。本来加分政策的目的是更全面、客观地鉴别人才,结果遭到老百姓如此多的诟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制度设计上存在的漏洞,导致有些人有机可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加分标准过宽,很多特长都被列入加分项目,这也导致了一种不好的教育导向---很多家长从小就送孩子去学习各种特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分项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还要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比例也不能过大,如果一个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成为特长生,那么也就不是特长生了。加分项目过多、过滥,导致加分制度失去了原有的选拔意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需要通过对特长进行界定,制定一个公认的标准。既要保证公平,也要全面考察考生,把真正有能力的人选进大学。

     相关链接
    ·中国乳制品业走出危机实现增长
    ·广东环保资金挪建镇政府综合楼 低保挪作行
    ·温州出租车大规模停运续 部分营运车辆被砸(
    ·温州出租车罢运续:司机称租金高油价涨无利
    ·卫生部批示:督查调研河南农民工"开胸
    ·中国今年第五次调整成品油价 专家普遍表示
    ·中外人类学专家考察云南彝族文化(组图)
    ·教育部发高考诈骗预警 公布各省市举报电话(
    ·襄樊至湛江列车在柳州脱轨 造成至少40多人
    ·海口3万套住宅"无证":开发商失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