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胡锦涛在云南考察强调要化危为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产阶层:稳定中国社会重塑"中国性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铁路公检法转制成定局司法去地方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广电总局拟限制电视剧每日播出集数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精神"筑起抗御金融危机的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比“个别情况”这种让人疲劳的字眼,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发言人的表态:“在这个问题上,教育部一旦接到举报会责令去调查。”相似的句型出现不止一次,针对湖南高校照顾录取教职工子女的规定,续梅也说:“如果发现举报一定会查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发现举报一定查处,从字面上来看,自然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什么是举报?打开字典,对“举报”的解释是“向有关单位检举报告(坏人坏事)”。显然,教育部的意思正是如此:如果有人向我们检举报告招生或者就业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我们自然会去查处。我们如果“小人之心”一点,那么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没有举报也就可以不查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查处必须以举报为前提吗?不管是“被就业”,还是照顾录取教职工子女问题,事实上早已广为舆论所关注,教育部此次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专门回应此事,也表明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不能主动调查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媒体本就有舆论监督的职责,而网络监督方兴未艾,也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每有敏感事件被曝光,常常会有评论者感慨其“就是一封举报信”。这种表述其实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要求指向:舆论监督本身就应该是举报的一种形式。正如“被就业”问题,网络上已经沸沸扬扬,可是真相至今很不清晰,主管部门无视沸腾的舆论而在一味等待所谓的举报,岂不可笑! (江苏 刘楚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谈“发现举报一定查处”
2009-07-30
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27日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7月28日《新京报》)。

     相关链接
    ·中国乳制品业走出危机实现增长
    ·广东环保资金挪建镇政府综合楼 低保挪作行
    ·温州出租车大规模停运续 部分营运车辆被砸(
    ·温州出租车罢运续:司机称租金高油价涨无利
    ·卫生部批示:督查调研河南农民工"开胸
    ·中国今年第五次调整成品油价 专家普遍表示
    ·中外人类学专家考察云南彝族文化(组图)
    ·教育部发高考诈骗预警 公布各省市举报电话(
    ·襄樊至湛江列车在柳州脱轨 造成至少40多人
    ·海口3万套住宅"无证":开发商失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