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企业重组要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009-07-30

新华网天津7月29日电 题:企业重组要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新华社记者李靖、徐岳

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职工理应享有知情权,并分享改革带来的成果,这是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保障。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在企业重组中之所以发生群体性事件,重要原因之一是职工认为在企业重组中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企业重组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组中改变的是经营管理方式,但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没有改变。因此,企业重组的内容和具体方案都应该让职工一清二楚。如果企业重组过程中没有企业职工参与,很容易让人产生有“暗箱操作”的疑问。

企业重组的目的是通过资产优化组合使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是让广大职工满意的事情。但从“通钢”事件中我们却看到了企业职工的不满情绪。如果说职工“国有情结”较深,恰恰说明企业重组中职工权益没有得到充分地保护,“激化企业原有矛盾”的说法更是表明,重组方案一直难以得到企业职工的广泛支持。

企业重组的最终表现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职工待遇的改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群众也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这是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重组提高了经济效益,理应由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所有参与者分享成果,而不仅仅是企业的部分管理者。如果职工的利益在改革中受到影响,不满情绪就有可能被激发。

企业重组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始终是群众关心的热点。要严肃查处重组中的“内幕”和“猫腻”,杜绝极少数人侵害企业职工合法权益谋取私利。要充分信任群众,让企业职工参与到重组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开、公正和透明,让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障。

tujian.or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上海世博会万科企业馆引人关注
     相关链接
    ·中国乳制品业走出危机实现增长
    ·广东环保资金挪建镇政府综合楼 低保挪作行
    ·温州出租车大规模停运续 部分营运车辆被砸(
    ·温州出租车罢运续:司机称租金高油价涨无利
    ·卫生部批示:督查调研河南农民工"开胸
    ·中国今年第五次调整成品油价 专家普遍表示
    ·中外人类学专家考察云南彝族文化(组图)
    ·教育部发高考诈骗预警 公布各省市举报电话(
    ·襄樊至湛江列车在柳州脱轨 造成至少40多人
    ·海口3万套住宅"无证":开发商失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