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莫让酒精成“马路杀手”
2009-07-30

新华网成都7月29日电题:(新华时评)莫让酒精成“马路杀手”

新华社记者刘大江 许茹

7月23日,醉酒驾车导致4死1重伤的孙伟铭,被成都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这是全国首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醉酒驾车者判处死刑的案件,在社会上引发巨大震撼。

酒精正在成为越来越凶残的“马路杀手”。仅仅是6月底以来一个月时间里,成都、南京、郑州等地连续发生多起醉酒驾车致多人死亡、重伤的惨案。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高达10万左右,其中相当部分是“酒精”所致。

酒精屡屡充当“马路杀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罚过轻,导致醉酒驾车愈演愈烈。按相关规定,对饮酒驾车未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所得处罚最重不过行政拘留15天,罚款不高于2000元,即使因醉酒驾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也仅仅被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一些人甚至错误认为开车肇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更深层次分析,它与当前社会“酒文化”陋习息息相关。不少人一上酒桌,就开始斗酒、拼酒,能喝的是“英雄”,不能喝的则成了“狗熊”。在酒席上,劝酒本来是一种表达情感的社交方式,但后来竟发展成为“逼酒”恶习:不能喝不愿喝也得逼你喝,不醉不放走,不喝不够朋友。更有人发明一套“逼酒令”,“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真,喝一斤;感情铁,喝出血”,便是其中“杰作”。在这种“酒文化”陋习的影响下,以致一些人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态:酒后驾车的人多着呢,能把我怎么样?

酒是人间美味,少喝有益,过则祸害无穷。贪杯酗酒虽属个人私事,但如果醉酒驾车,则构成公共安全隐患,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孙伟铭案血痕犹在,惨不忍睹,这出悲剧警示我们: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亟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健康的“酒文化”,莫让酒精再成“马路杀手”。愿我们远离悲剧,愿美酒只带给人们口福和快乐! tujian.or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湖南省防指解除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相关链接
    ·中国乳制品业走出危机实现增长
    ·广东环保资金挪建镇政府综合楼 低保挪作行
    ·温州出租车大规模停运续 部分营运车辆被砸(
    ·温州出租车罢运续:司机称租金高油价涨无利
    ·卫生部批示:督查调研河南农民工"开胸
    ·中国今年第五次调整成品油价 专家普遍表示
    ·中外人类学专家考察云南彝族文化(组图)
    ·教育部发高考诈骗预警 公布各省市举报电话(
    ·襄樊至湛江列车在柳州脱轨 造成至少40多人
    ·海口3万套住宅"无证":开发商失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