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第二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张高丽出席 连战致辞
2009-07-30

新华网天津7月29日电(记者刘元旭 孟华)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政协天津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29日晚在天津开幕。

本次洽谈会以“深化合作、共克时艰、共同发展、共创双赢”为主题,本着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重点,以项目对接和交流合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推动津台两地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克辉出席开幕酒会。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分别致辞。

开幕酒会前,张高丽等会见了台湾大行业协会、大企业团组和与会台商代表。张高丽说,本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是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举办的,为深化津台经贸往来搭建了重要平台。相信两地企业界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合作平台、合作载体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为战胜经济困难、促进共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我们将创造一流的环境,切实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支持台湾企业在天津发展壮大,实现津台两地互利双赢。

连战在致辞中说,很高兴再次参加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虽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天津经济仍实现快速增长,可钦可佩。天津是渤海明珠,文化悠久,腹地广阔,交通便利,条件得天独厚,政策环境优越,富有潜力和活力,许多台湾企业选择天津投资发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尤其是在高端产业方面的合作,领域很多,空间很大。相信两岸工商界朋友一定会携手合作,共同创造更加亮丽的未来,为台津经济发展、促进两岸合作做出新的贡献。

王毅在致辞中说,今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实现了期盼多年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两岸经济关系日趋正常化并正在向制度化和机制化迈进。双方在发展两岸关系上形成了许多重要共识,推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

正确轨道。津台之间日趋紧密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两岸双方谋求互利双赢的一个范例,也必将有力地带动环渤海地区与台湾的交流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在3天的投洽会期间,将组织来自台湾36个行业公(协)会和232家企业的400名工商界人士参加滨海新区项目对接恳谈会、台商投资项目启动和签约仪式、海峡两岸企业家高尔夫球邀请赛,发布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政策,安排百名大陆企业家乘包机赴台投资采购等活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高丽在津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29日在天津迎宾馆会见了来津出席第二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

张高丽首先对连战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张高丽说,连战先生去年率团来津出席首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津台海上直航和客运包机直航的首航仪式,充分体现了对天津的关注和支持,扩大了合作和交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高度重视发展津台关系,双方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扩大两地经贸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津台合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链接
    ·中国乳制品业走出危机实现增长
    ·广东环保资金挪建镇政府综合楼 低保挪作行
    ·温州出租车大规模停运续 部分营运车辆被砸(
    ·温州出租车罢运续:司机称租金高油价涨无利
    ·卫生部批示:督查调研河南农民工"开胸
    ·中国今年第五次调整成品油价 专家普遍表示
    ·中外人类学专家考察云南彝族文化(组图)
    ·教育部发高考诈骗预警 公布各省市举报电话(
    ·襄樊至湛江列车在柳州脱轨 造成至少40多人
    ·海口3万套住宅"无证":开发商失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