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唯一纯狩猎民族在十年务农禁猎后有望重新拿起猎枪
2009-07-31

新华网昆明7月30日电(记者章利新 缪晓娟 杨跃萍)中国唯一纯狩猎民族、被称为“北半球渔猎民族活化石”的鄂伦春族,自上世纪末全部务农禁猎后,有望随着文化保护区的实施重新拿起猎枪。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春30日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专题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鄂伦春狩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刘晓春对记者表示,狩猎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日前已获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政府认可,相关工作已开始步入实施阶段。“这将是中国渔猎民族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鄂伦春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总人口只有8000左右,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呼玛县、嘉荫县等地。到20世纪末,整个民族全部“禁猎转产”。

刘晓春在调查中发现,世居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族人很怀念狩猎生活。有人抱怨,以前狍子肉、驼鹿肉、野猪肉多得吃不完,冰柜都放不下,鱼也很多。1996年收缴猎枪后,一年难得吃一回肉。“曾经的兴安岭王者,如今已无用武之地。”刘晓春说。

据介绍,保护区具体位置设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部新生鄂伦春族乡境内。这个乡距离黑河市区76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辖三个行政村,是鄂伦春族重要集聚地。

有统计显示,当地95%的鄂伦春族干部和群众支持建立保护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成都肇事司机孙伟铭一审判死刑:交管机关应
    ·卓琳逝世后胡同街坊自发到邓家门前驻足哀悼
    ·中央为何密集部署和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力
    ·有一种腐败叫“余权变现”
    ·汶川预计明年达震前工业水平
    ·未来3天南方大部将现高温 福建局地最高温达
    ·大盘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知多少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卓琳:邓小平半个世纪的“拐杖”
    ·卓琳曾多次为宣威"希望工程"捐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