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没有什么能阻挡当家做主的中国人前行的脚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千千万万建设者上天入地,筑路架桥,交通建设不断创造着举世瞩目的奇迹! tujian.org

  60年,弹指一挥间,天堑变通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民航的旅运量仅1万人次,现在达到1.92亿人次,增长了1.92万倍;50年代初,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中国人的美好梦想,现在全国汽车保有量达6467万辆,比新中国成立前增长1290多倍;50年代初,依靠人挑肩扛,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仅1000万吨,现在我国拥有16个亿吨大港,港口吞吐总量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50年代初,百姓乘坐的是时速仅40公里,现在“和谐号”动车组正引领中国进入全新的“高速时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效率世界第一;公路、水运、民航也四通八达 tujian.org

  发达路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方便百姓出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畅通物资集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感谢政府,青藏铁路扎西德勒!”因为坐上火车,通往拉萨的路前所未有地平坦,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曲库乎乡贾加村村民羊吉布才让第一次有心情享受雪域风光。过去,他徒步进藏要走两个月;2001年,他坐西宁到拉萨的班车要颠簸三天三夜;如今,有了青藏铁路,一天就能进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穿越世界上最大的“生命禁区”,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蜿蜒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据介绍,青藏铁路开通3年来,进出藏货物量大幅提升,运输成本大幅降低,2007年西藏游客量突破400万,比1980年增长1150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党和政府心系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鞭策着亿万交通建设者前赴后继,奉献毕生。

tujian.org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交通运输极为落后,8.07万公里的道路里程中,有路面的仅3万公里,人背畜驮是主要的运输方式。统计显示,1949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只有5万辆,道路运输完成的客运量只有0.1亿人次。改革开放以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创新缓解了资金缺口,激发了各地的修路热情。目前,我国公路里程跃升到373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全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2.5万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数量少、布局偏、标准杂、质量差,这是新中国成立时的铁路烂摊子。当时,全国铁路仅有2.18万公里,其中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干、支线和铁路枢纽,到1978年铁路里程增加到5.17万公里。此后,铁路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到200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7.2万公里,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tujian.org

  民航的发展更为惊人。上个世纪50年代,民航只有7条国内航线、通达国内8个城市,被视为“奢侈运输”。改革开放使民航通达150个内地城市,拥有定期航线1532条,线路更多,票价更低,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运输”。而通达104个城市的297条国际航线使中国人更快捷地走向世界,使世界更快捷地走进中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全国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客运总量突破284.7亿人次,百姓出行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依赖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武汉等一批国际集装箱港口迅速崛起壮大;交通运输还拉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快捷运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提速经济发展 tujian.org

  助推社会进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盛夏时节,台湾的莲雾、海南的山竹、越南的榴莲、泰国的木瓜……每日10余吨的各色水果不远万里“空降”陕西咸阳国际机场,当日西安人就能在家中尝鲜。这样的场景,60年前中国人只有在“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传说里领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0年前,宁波北仑还是一片荒野滩涂、渔村农庄。如今,宁波港也一举跃居中国第二大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早在党的十二大上,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建设就被定位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环节”和“战略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交通建设,相继出台了公路、水运、铁路等多个中长期规划。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集资、利用外资,一个前所未有的交通投融资体制诞生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推动区域经济迅猛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据世界银行测算,集装箱码头8%的产值会留在码头和船务公司,92%都会流向港口腹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横贯7省2市的长江集聚了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沿江企业生产所需80%以上的铁矿石、83%以上的电煤,以及72%的原油全部依赖长江运输。正是依赖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武汉、泸州等一批国际集装箱港口迅速崛起壮大,冶金、电子、机械、汽车、化工等产业迅速发展,长江水运对沿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tujian.org

  研究显示,我国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8.1亿元,相关就业岗位5300多个。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交通运输事业的大发展还拉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升级。在北车集团唐车公司铝合金车体焊接厂房里,工人们一手拿着温度计,一手操控电脑键盘。得益于高速铁路项目,轨道装备制造业的焊接精度,从建国初期铁皮车时代的20毫米升级为高速列车时代的0.01毫米,精确度提升了2000倍。不仅是轨道装备制造,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机械、冶金、建筑、土木、橡胶、合成材料、电力、电子、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众多产业迅速与国际接轨,在设计、制造、施工、工艺、评估和检验等各个生产环节均有了质的飞跃。 tujian.org

  交通改善不仅对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对个人也是如此。陕西合阳县农民宁改莉不愁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果子丰收也常烂在地里。现在柏油马路进村了,“一亩地一年能赚17000,收入涨了17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交通建设者不断挑战极限,使中国交通有了彰显自主创新实力的苏通大桥、京津城际高铁等“国家名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主创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赶超国际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屡创世界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提起苏通大桥,中交二航局苏通大桥项目部经理刘先鹏终生难忘:一年中风力达6级以上有179天;水深流急,软土为基,主塔墩处水深达30米;通航密度日均近3000艘船,高峰时期达6000艘。在这种世界建桥史罕见的施工条件下,中国建设者坚持自主创新,使苏通大桥一举拿下四项“世界第一”,并被授予国际桥梁界最高荣誉——“乔治·理查德森大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从武汉长江大桥到苏通大桥,长江大桥早已超过50座,百姓跨江而行成为家常便饭。目前,世界前10座主跨最大的悬索桥中,我国有5座;世界前10座主跨最大的斜拉桥中,我国有8座;世界前10座主跨最大的拱桥中,我国有7座;世界前10座主跨最大的梁桥中,我国有5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是什么促使中国交通建设屡创世界第一?答案就是自主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交通领域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交通建设自主创新道路,在国际上打响了“中国标准”。 tujian.org

  2008年6月24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时速突破了394公里,创造了我国轨道交通史上的新纪录。这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运营仅一年时间,就成为了彰显中国自主创新实力的“国家名片”。“中国人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了世界最高技术水平的铁路工程。”德国西门子公司交通技术集团列车部副总裁厄尼斯·罗肃难掩赞叹之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仅用5年,中国完成了世界发达国家30年所完成的高铁研发之路,一举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系统掌握时速300公里高铁技术的国家。正是坚持走适合国情的自主创新之路,使中国的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仰望天空,我国民航市场规模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的国际排名由1978年的第三十七位上升至目前第二位,高票连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遥望大海,我国船员人数从改革开放前的25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55万人,船员总量居世界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对风浪,我国共组织协调海上搜寻救助9900起,使122320人海上脱险,平均每天救助34人,救助成功率达93.2%,成为国内外交口称赞的“海上救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头看,60年成就辉煌;向前看,依然任重道远。交通运输业,如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如何建立?如何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及个性化的运输服务?快速前行中的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依然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60年交通建设:天堑变通途江山归咫尺
2009-08-18
     相关链接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刘延东出席开幕
    ·新中国60年交通建设:天堑变通途江山归咫尺
    ·文明公益短信传递活动启动薄熙来出席启动仪
    ·刘云山:把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引向
    ·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喜看今日新洛川
    ·浙江现代服务业成经济企稳回升“引擎”
    ·粤集中整治出严招公务员酒后驾驶将抄告纪检
    ·娱乐场所上岗须提取DNA广州白云公安局新举
    ·广东惠州探索网络问政问责机制
    ·独家专访:陆学艺解析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