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汤文鑫 任沁沁)什么是“中国性格”?是否存在“中国性格”?网络上,围绕这些话题的讨论正在火热进行。观察人士指出,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讨论”本身已经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留下了印记。
“中国性格,是顽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巨型炼钢炉……外质一旦进入,其中的杂质就会变成一缕青烟消失,而其中的铁质就会锻造成为精钢。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性格。”——这场讨论的源头,来自2009年5月发表在《南方周末》的《我的中国性格》一文。
对于“中国性格”的提法,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蓉霞就表达了异议。“性格一般只能用于具体个人,而中国是一个集体名词,不指具体个人或部分群体。‘中国性格’这一概念还有待商榷。”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哈佛大学博士艾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性格”这个概念因人而异,无法用一个词概括。“如果非要用一些词语来解释这种性格的话,‘勤劳,企业家的心理’这样的词比较合适。”
在艾恺眼里,“中国性格”应该与中国文化有所联系。”比如,“方块字”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名,因此,现在也出现了“中文热”现象。
但是,全球化的影响势必给中国文化带来一定冲击,各地文化被“匀”化了。“正如100年前,东京和纽约的生活方式根本不一样,但是今天,他们却很接近。”艾恺说。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性格”这一概念代表了一种国家主义,与其说是“中国性格”,不如说是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
还有人认为,“中国性格”这一概念并不能从文字本身入手,它的核心是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一种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涵的体现。
“事实上,对于‘中国性格’的讨论,其‘过程’的意义与价值远大于结果。”著名学者、作家易中天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