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发改委要求两大石油公司保证液化气价格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防部网站试运行 将公布最新武器研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育部:高校毕业证编号没有炒卖价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玉普任黑龙江省副省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9月底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府信用与政府危机管理紧密相关,较高的政府信用有助于政府高效地管理公共危机,而较低的政府信用则往往会阻碍政府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然而,我国政府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小康》杂志2007年8月发布的《2006-2007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2006-2007年我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0.6分,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质疑种种,但造成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不外乎以下6种: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乏力;政府作为经济人的自利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委托代理制度的缺陷。

“病因”一旦找到,提升政府信用便可以有的放矢了。“依方抓药”,可以从制度、政策以及公务员素质等方面找寻解决方案。

首先是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政府绩效评估,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业绩、效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是政府在行使职能、实施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它是政府信用的评价基础。目前关于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律尚处于缺位状态,对政府绩效评估标准也无统一规定,各地处于自行摸索阶段。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迫在眉睫。

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这个办法改变了以往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考核方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号脉”政府信用缺失之症
2009-08-24
“工资被增长”“躲猫猫”“70码”……在2009年里,当我们被这些鲜活的网络热词冲击眼球时,对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拷问也接踵而至。

    上一篇:公款消费应公开 无需当作重大秘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原江苏省公安厅长黄明升任公安部副部长
    ·我国拟将节约用地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把井冈山精神融入新闻工作实践
    ·国土部下半年将严查囤地未建现象
    ·10省区市违规使用支农资金26.93亿
    ·中纪委:使用小金库吃喝严重者将被开除党籍
    ·人民观察:农民工就业明显回暖
    ·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
    ·云南省创新机制让140万户低收入家庭圆了安
    ·叶挺(人民英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