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发改委要求两大石油公司保证液化气价格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防部网站试运行 将公布最新武器研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育部:高校毕业证编号没有炒卖价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玉普任黑龙江省副省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9月底公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信访工作直面群众诉求,如若对问题推诿、迟疑、回避或处置不当,都有可能激化矛盾,损伤干群关系,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然而,“信访难”又是难以回避的一块“短板”。一些上访群众自嘲“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些地方变“接访”为“截访”,进京访、重复访仍然偏多,这些现实让人五味杂陈。

群众上访,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问题,“就近解决矛盾”不仅体现信访工作方向以及姿态的变化,更是对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下信访工作发展的一种回应。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说“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是穷尽其他救济手段后的最后选择。”其实,群众选择上访,大多也是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无奈选择,而且很多涉及到利益矛盾和民生问题。如何才能做到“不到北京也能解决问题”,“来信与来访一样受到重视,一样能够解决问题”,就需要信访工作深入、细致,及时,才有可能“就近解决矛盾”。

本是基层矛盾,如果反映的渠道不畅通,问题始终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百姓的困难置之不理、对上访置若罔闻,那群众又怎能寄望于“来信”受到重视,又如何不进京上访以求问题解决?所以,“就近解决矛盾”的提出不仅是从空间的归属地上对信访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从另一个层面看,也是对基层干部更新观念、改变作风提出了要求,需要领导干部增强对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别再"接访"变"截访"! 信访工作要"就近解决矛盾"
2009-08-24

近日,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对很多信访的群众来说,看到“中央政法委对进京上访大省派接访组就近解决矛盾”这一消息时,或许会心头一暖。 tujian.org

    上一篇:“号脉”政府信用缺失之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原江苏省公安厅长黄明升任公安部副部长
    ·我国拟将节约用地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把井冈山精神融入新闻工作实践
    ·国土部下半年将严查囤地未建现象
    ·10省区市违规使用支农资金26.93亿
    ·中纪委:使用小金库吃喝严重者将被开除党籍
    ·人民观察:农民工就业明显回暖
    ·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
    ·云南省创新机制让140万户低收入家庭圆了安
    ·叶挺(人民英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