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8月22日电(裘立华、商意盈)绍兴县大鱼山村村民陈彩琴一放下锄头,就赶紧乐呵呵地往村里的农民文体中心跑,和邻里乡亲跳起了整齐划一的“双球舞”。“我跳了快两年了,只要不下雨就天天来。跳跳舞什么心事都没了,心情特别好,连麻将都不想打了。”
和陈彩琴一样,绍兴县的很多村民都是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他们自发组织了合唱团、腰鼓队、太极拳队、扇子舞队……活动范围也从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农民广场扩散到每个街道,甚至是每块空地。
国办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环评新政出台
国务院法制办解读六热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各地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tujian.org
民主决策真正是减少信访的釜底抽薪之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网特稿:七省份立法破解“择校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只要有两三个人,一个录音机,随便找块平整的空地,我们就能跳。”村民童条香和丈夫耕种着3亩土地,忙中偷闲跳会舞是她的乐趣。
要是在以前,想在农村找块平整、不扬尘的土地跳舞不是件容易的事。自绍兴县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实施以来,村子里随处可见平整宽阔的水泥马路。
绍兴县黄甫庄村支书陈成松指着一条汽车开过马路说:“这本来是条只能两个人走的黄泥路,旁边还长满了杂草。”
除了村里四通八达的马路,绍兴县农村门前的“自留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统一的绿化带。更看不见村民堆放在自家门前马路上的木柴、稻谷等杂物。一些主要路段还装上了路灯。
绍兴县河塔村干净舒适的公厕是该村的一大亮点。公厕改造前河塔村有364个露天粪缸,不卫生、恶臭阵阵不说,还影响农村环境和村民健康。“我们现在有9个公厕,每天有人打扫、保洁,比城里的公厕还干净。”河塔村支书高永清说。
据了解,自2001年开展农村环境改造活动以来,绍兴县累计拆迁旧房14783间,硬化村级道路337.8平方米,新增绿化65.3万平方米。创建各类卫生村、文化村占全县行政村9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