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挺起文化中国的软实力
2009-08-28

挺起文化中国的软实力

——共和国60载,让历史启示未来之五(文化建设)

文化,一个看似普通、轻松且在每个人身边无处不在的话题,我们的共和国从诞生到今天,却用了60年时间去挖掘它、培育它、思考它,不断调整它的角色,不断寻找它的定位。今天中国文化每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都可以在60年间找到其形成、发展、演变的镜头片段。这些片段,与共和国同行,为人民放歌,有过波澜壮阔,也有过曲折反复。透过这些片段,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文化大国的成长与成熟,领悟到一个崇高真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是13亿人的基本权益。

  大众化与小众化:“文道”回归的可贵与困惑

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陈立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经济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各地文化领域呈现出了新的气象,省地县相继建立了文化局以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群众团体,接管、改造了旧的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队)、剧场和剧团,扶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人民性、反帝反封建的文艺作品。他对比说,1949年4月底,浙江省仅有28个职业剧团,41座剧场,10座电影院,1个电影队;至1957年,浙江已建立电影院27座、电影队216个、电影俱乐部18个,剧团138个,剧场134座。

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文化被视为政治教化工具后流于呆板,文化事业由国家包办后弊病多多,但不可低估其正面效应,那就是人民群众享有普遍、廉价的公共文化服务,遍布农村的露天电影和戏曲演出就是例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领域的创造力不断迸发,人民群众享有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但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也导致文化的高消费现象不断凸显,尤其不少文化产品精英化、高端化、小众化,把大多数人挡在大门外。这不仅导致了市场的残缺与丢失,也使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付诸阙如。不管是发达地区的城市,还是中西部农村,百姓对健康、有益、质优价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都表现出极大的渴望。

     相关链接
    ·民生福祉:走向自觉的“执政之要”
    ·挺起文化中国的软实力
    ·入乎其中,超乎其上:在市场底色添加人文亮
    ·在巨大矛盾张力下求索和谐新智慧
    ·“大辞书”背后的强国梦
    ·四大转型点中未来中国经济生死穴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换13号线不再绕大圈
    ·配合国庆演练故宫南门明天不开
    ·北京200余处临时公厕保障国庆演练 今起投入
    ·必须让学术不端者感到风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