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委员呼吁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29日天安门及其周边公交线路调整情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产大飞机发动机计划2016年取得适航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被网瘾”背后有没有可怕的利益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防止"保增长"与"调结构"出现"两张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计划”到“市场”:流通体制变迁折射生产力发展轨迹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商品供应不足,不得不对食品和日用工业品实施票证供应制度。“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即使拿着钱也‘寻粮无门’,很多时候全家人加起来的‘粮食定量’都不够吃。”山西省曲沃县居民张质斌回忆说。

“那时候在我们家附近的铁路边,偶尔半夜会看到一些农民带着自产的鸡蛋、粮食什么的来卖。”今年已经70岁高龄、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的王大妈回忆道,“但是量很少,价格也贵,并且只能偷偷卖,否则就会被查抄。”

改革开放后,原有的计划流通体制很难适应这个重大战略转移,尤其无法适应市场化交换逐年扩大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生产力提高了,不少农民手中都有了富余的农产品,有了市场交换的需要。”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宋则说。

从计划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商贸流通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从"票证供应"到"刷卡消费"——我国商贸流通60年嬗变之路
2009-08-28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题:(经典中国·辉煌60年)从“票证供应”到“刷卡消费”——我国商贸流通60年嬗变之路

记者雷敏

眼下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对于粮票之类的票证往往不知所云,但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这些票证却能勾起对于物质稀缺年代最深切的回味。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质缺乏,票证成为人们购买商品的重要凭证。改革开放后,我国商品供应逐渐充足,票证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各类银行卡成为支付的新方式。

     相关链接
    ·广西“十项纪律”:防“大楼盖起来,干部倒
    ·对话首个反贪局三任局长:20年见证中国式反
    ·国务院法制办:编制土地城建等规划须征求公
    ·开放中国拥抱世界(经典中国·辉煌60年)
    ·詹国枢在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成立暨揭牌仪式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达赖抵台活动发表谈话
    ·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揭牌成立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达赖抵台活动发表谈话
    ·杨洁篪会见土耳其总理特别代表、国务部长恰
    ·武警宁夏总队小分队下基层慰问官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