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长访谈录]民政部长李学举:带着对人民的感情去工作 |
2009-09-02 |
|
民政部部长李学举,1945年4月生,吉林公主岭人,1966年参加工作,曾任公社革委会书记、团地委书记、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办公厅主任、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司长等职,1996年至2001年间任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副书记,后调回民政部,2001年7月任民政部副部长。2003年3月被任命为民政部部长。
满头银发的李学举爱笑,给人的印象是和蔼可亲。李学举主张少说多做,把关系民生的事做细,做实,做好。他多次亲笔给各地的孤儿写信,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部长爷爷”。
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能力已具备还要加强制度建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3分报道,在采访开始之前,李学举就为我们的访谈定下了一个基调,他说:“从我个人来讲,我想这次访谈可不能搞成民政工作的报告呀,因为我是面向老百姓的,想说点实际的感受,尽量避免那些套话官话。”作为民政部部长,他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从小生长在农村,当过十年公社书记的李学举对于老百姓,对于困难群众的生活有着深切地了解和体会。
李学举:我是抗日战争后出生,我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群众生活普遍非常地苦,靠生产队从集体里给一些,政府给一些救济款,但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几块钱,临时救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我国城乡低保制度已经覆盖了7000万困难群众,李学举说,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已经具备了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能力,接下来还要加强制度的建设。
李学举:我常跟民政干部讲,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到这样一种情况,如果现在我们的群众还吃不饱,现在我们的群众还没有衣服穿,现在我们的群众还没有御寒的房子住,我说,这可不是我们解决不了,完全是我们的工作问题。
因为工作的原因,李学举经常会去灾区、贫困地区,面对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众,李学举说,他常常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李学举:我这个人是遇到表扬、批评不易激动的人,但我也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人。有一年我去湖南张家界的一个村,当地忽然发生泥石流,其中有姐弟俩,姐姐12岁,弟弟9岁,本来有很幸福的家庭,有爷爷奶奶、有爸爸妈妈,顷刻之间全部消失了。看到这两个孩子,我的眼泪一点都止不住。后来我嘱咐当地的干部,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我出差去湖南的时候,还专门去看过他们。
对于困难群众、孤儿等弱势群体真挚的关怀和爱,让李学举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决心和魄力。
李学举:儿童福利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我说不能让这些孩子在富的地方能喝牛奶,在穷的地方只能喝粥,我认为,不差钱。就那么几个孤儿,作为一个县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省也好,怎么就解决不了?完全是感情的问题。所以我们发了一个通知,定了这个孤儿的养育标准,分散供养的600元/月,集中供养的1000元/月。第二,对残疾孤儿,我们实施了“明天计划”,统统免费做手术。第三,我们实施了“蓝天计划”,就是我们所有儿童福利院的基础设施,都要进行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身为民政部部长,李学举现在还保持着早上去公园散步的习惯,有意无意之间,这也成为他了解民情和民意的一个渠道。人民的民政部长,和人民群众离得很近。
李学举:我每天早上6点都去北海公园散步。去得多了,大家都认识我是民政部的部长。我跟他们交谈,其中有一位,原来是下乡的知识青年,他说我能从农村回来,回来以后政府还给我找工作,企业不行了,下岗了之后政府还在管我,马上安排了新的工作,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另外他也谈到,他有报恩的思想。他说,汶川大地震,他们家捐了两万块钱。这样一个家庭,收入普通,还下岗,居然还能拿出两万块钱,来赈灾。我特别的感动,当时就给他作个揖。中国的老百姓,太好了。(记者陈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