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乌鲁木齐大规模群众聚集事件总体趋于缓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率先问世投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砸掉事业单位"铁饭碗" 也要砸掉"金饭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审计署5年来发布6千余篇审计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国情报告:在破解世界性难题中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鉴于行政强制权是非常重要、特别管用且伤害风险极大的国家权力,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背景下,有必要通过专门立法进行充分授权并加以有效约束。故在行政强制法的立法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首先是规范权力原则。行政强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对公民权益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是一种比行政处罚更严厉的手段,这种损益性行政行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行政强制是用国家强力来处理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事情,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等权利,如实施不当或出错,就会带来严重伤害。因此,我国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规范行政机关的强制性和制裁性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从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缓和与化解社会矛盾,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其具体目标有三:一是控制行政强制权的范围,防止行政权膨胀,建设有限政府;二是规范行政强制的程序,防止行政权滥用,建设法治政府;三是确立行政强制的原则,防止行政侵权,建设责任政府。而这正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行政法治发展目标。因此,我国行政强制法应从多方面来规范行政权力:一是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形式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二是对行政强制的设定权作出明确规定;三是以行政强制法肯定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四是对行政强制程序作出分类规范;五是对权利救济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规范。

其次是行政高效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行政管理实务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形,需要扮演着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者角色的行政机关,通过行使行政强制权作出行政强制行为,以实现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管理目标。如果行政机关没有行政强制手段作保证,那么遇到行政相对人执意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出于公益考量须立即增加特定相对人的义务或限制其权利行使的情形,行政机关就无能为力了,这显然不利于实现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和谐发展的行政管理目标。这一点,人们比较容易理解。简言之,行政机关依法掌握行政强制权并能够根据行政实务需要依法作出行政强制行为、运用行政强制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行政强制法:民主科学高效一个都不能少
2009-09-07

 规范行政机关的强制性和制裁性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是主要立法目的

没有行政强制手段,就无法实现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和谐发展的行政管理目标

我国行政强制立法应坚持平衡理念与兼顾原则,将行政强制行为切实纳入法治化轨道

行政手段的选择必须满足对行政相对人或公众损害最小的实质性约束

应增强公众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参与程度,实现沟通民意、官民和谐、参与行政、合作行政

行政强制法草案经过三审,更符合法治发展方向和客观实际要求。在公布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民众广泛参与立法进程的基础上,行政强制法立法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肯定会大大增强,有利于推出更具民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行政强制法,它将在我国行政强制制度中居于一般法的核心地位,成为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强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行政法律。

    上一篇:1977年:重启高考之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李源潮: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
    ·吴邦国委员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国庆庆祝大会首场联合演练今晨结束
    ·春潮涌动时走来的“洋厂长”(与新中国同行
    ·新疆选派7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社区
    ·乌鲁木齐发出通告将依法严厉打击针刺伤害群
    ·七省区市联动保障首都国庆安保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永远是学生”
    ·吴邦国同巴哈马参众两院议长会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