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苍白“抗议”假期补习班
2009-09-07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任沁沁 窦吟)对于北京四中初二年级学生杨天来说,刚刚过去的暑假过得“很忙很累”。拿到期末成绩单后,他就背起书包走进了精华学校的暑期补习班。

“从小学5年级起,爸妈就拼命给我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杨天说,升入初中以后,补课更是从未间断。“对于假期补课早就习以为常了,我们班上的同学几乎没有不补课的。”这个13岁的孩子,看起来精神有点疲惫。

“我特别希望能好好地给自己放放风。”杨天说,但他马上又摇摇头,“这个愿望对我来说似乎有点遥远”。

初中生马晓的母亲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正在精华宣武中心上课,“每个月家里的支出都有固定的一部分用在孩子的补习上,希望孩子不落后于人啊。”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放了学,能在家好好休息;不用冒着炎炎烈日赶着去补习呢。”她的“抗议”中满是无奈,“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考试制度的现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择校考试压力太大。”

“我们宣武学习中心是专门进行 ‘一对一’式的教学。因此费用比普通补习班高很多,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收费从每小时100元到1000元不等。但即便这样,暑期来报名补课的孩子仍是络绎不绝。”民办课外辅导学校——精华学校宣武校区的咨询主任赵青告诉记者。

随着各地奥数等补习班的风气愈演愈烈,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明确规定公办初中、小学禁办奥数班,随后逐步取消了升学奥数加分;社会各界也纷纷对这一现象进行抨击。然而,由于上一级学校看重奥数学习经历,奥数班的“热火”并没有退却。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出台四条“铁令”,准备用一年的时间,分批分类,彻底整治“奥数难题”。有媒体报道,这将是成都历史上“对奥数整治最严厉、最彻底”的一次。

整治措施听起来力度十足,但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验证。在成都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整治奥数班之后,当地一些学校的奥数培训班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给学生减负,推行素质教育,是学校、家长、学生共同的心愿。然而,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中国特殊的考试制度,及以分数为主要的评价机制,加上中国家长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让中国教育走进了一个误区,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无法释怀。

面对升学压力,在每个长短假期冒出来的各类补习班,蜂拥而至的家长,叫苦连天的学生,构成了一幅充满矛盾的画面。

8月28日,一则消息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新开“终身发展实验班”,该班学生在上小学期间,没有任何书面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学会家务劳动等6项素质作业。紧接着第二天,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播出“成都十万大军暑假补习,民办学校两月淘金三个亿,减负令成一纸空文”。

新学期伊始,有关学校的话题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一边是教育部门要求学校老师留的作业越来越少,另一边是学生纷纷投进校外补习班、强化班的怀抱,这其中的矛盾似乎难以消失。

3年前,中国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今年7月4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三部委共同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关于“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的规定,对违规补课的行为要及时查处。

“禁补令”的下达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校自己组织进行的补课。然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民办补习学校应时出现,成为各地补课大潮中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补课之风依然盛行,学生依然不得空闲。

“一纸禁令,还是抵不过一张中小学录取通知书的诱惑。”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李源潮: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
    ·吴邦国委员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国庆庆祝大会首场联合演练今晨结束
    ·春潮涌动时走来的“洋厂长”(与新中国同行
    ·新疆选派7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社区
    ·乌鲁木齐发出通告将依法严厉打击针刺伤害群
    ·七省区市联动保障首都国庆安保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永远是学生”
    ·吴邦国同巴哈马参众两院议长会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